Workflow
碳纤维新材料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与城市同频 与产业共振
Xin Hua Ri Bao· 2025-11-13 21:52
常州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特种电机团队受江苏明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开发了磁悬浮电机产 品,成套装备技术及其应用水平国际领先、国内第一。目前,该团队研发成果"磁悬浮水源热泵"填补集 中供暖领域国内空白,入选2024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120项路演项目之一。这是常州工学院推动产 学研合作从"自发、零散"迈向"有组织科研、有组织转化"跃升的生动缩影。 从最初"点对点"合作到"一院一镇、百团百企"扩大覆盖,再到共建"产业学院"深化融合阶段,常州工学 院摸索出从"碎片化对接"向"系统化协同"迭代升级路径。目前常州工学院已建成16个产业学院。学校联 合新创碳谷等企业共建的碳纤维新材料产业学院,获批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为企业解决碳纤维 制备关键助剂油剂和上浆剂、复合材料大部件测试等领域"卡脖子"技术50余项,推动成果转化60余项。 □ 本报记者范玉贤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常州工学 院与常州高新区以入选"双高协同"试点单位为契机,在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协同创新方面迈出关键一 步。 常州工学院党委书记汤正华表示,常州工学院作为扎根地方的应用型高校,把"优 ...
把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五道关”
Xin Hua Ri Bao· 2025-04-28 21:38
把好"路径关",解决好融合发展的机制问题。深入推进"一院一镇,百团百企"行动,积极构建"企业出 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新型产教融合模式,近五年选派27名省科技镇长团挂职干部、22名新北 区"一院一镇"挂职干部担任乡镇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联络员、指导员,引导全校102个 科研服务团队,深度对接常州市45个乡镇(街道、园区)、60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横向科研项目3000 余项,近五年横向科研项目到账经费超7.5亿元。 把好"制度关",解决好融合发展的保障问题。推进教师分类管理,将教师岗位分为四类,其中科研为主 岗主要从事高水平学术研究工作,社会服务岗主要从事科学技术推广、决策咨询服务工作,进一步激发 教师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同时,通过优化职称评审、科研奖励、社会实践等政策,引导激 励广大教师深入常州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创新与产业技术创新。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使得教师有更 强的底气和更充足的时间精力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逐渐形成了19支由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组成的混 编科技创新团队,其中磁悬浮科技创新团队研发的磁悬浮电机成套装备技术及其应用水平达到国际领 先,研发成果"磁悬浮水源热泵"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