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

Search documents
鲁迅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加快推进特色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
Jing Ji Ri Bao· 2025-10-13 08:17
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深厚的艺术底蕴与精湛工艺融入现代教学体系与设计研究,是新 时代高等教育院校的使命与责任。鲁迅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将传承与创新 盛京旗袍文化为教学目标之一,通过对历史纹样、传统技法、地域审美进行系统性挖掘与活态保护, 筑牢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根基。同时,学院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加快推进特色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 深度参与地方产业升级,通过设计创新驱动、工艺技术革新与人才培养输送,赋能区域纺织服装产业 向高端化、品牌化、集群化迈进。 传承盛京旗袍文化筑牢文化根基 盛京(沈阳)作为旗袍文化的重要源头,传承并非简单的复古,而是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与创新性的发展。 学院利用学术优势,系统梳理清代宫廷服饰和满族民间服饰的形制、纹样、色彩、工艺和挖掘其背后 的历史、民俗和美学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文化解码工作,组织专业团队开展调查与采集, 访问满族聚居区及老手工艺人,记录传统技艺,如盘金绣的精湛细节及其社会文化语境。同时,建立 数字化档案系统,将纹样、色彩数据转化为可视化模型,便于设计应用与学术共享。通过这些举措, 不仅保存了文化遗产,更提炼出可转化元素,为后续创新设 ...
聚焦“教育强国”战略下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
Yang Shi Wang· 2025-10-13 07:19
"教育强国"战略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顺应全球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核心要义在 于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外语人才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 梁,是国家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文明互鉴、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力量。 三、模式创新:产教融合与数字化教学的深度实践 "教育强国"战略强调"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数字化教育",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需打破"课堂与职场脱 节、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困境,通过项目驱动、协同育人、智慧教学的模式创新,构建"职场化、数字 化、立体化"的育人场景。首先,项目驱动学习(PBL)以"真实问题解决"为核心,将企业实际需求转 化为教学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建立"企业提需求-教师拆任务-学生解问题"的闭环机制。为保障项目质 量,建立"双导师制"--校内教师负责教学引导与方法指导,企业导师负责需求解读与标准把控,学生在 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仅巩固语言与专业知识,更积累职场实战经验,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无 缝衔接。其次,"政-产-学-研"协同育人以"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为路径,构建多元化的育人共同体。在 合作载体上,与跨境电商平台、跨国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按照企 ...
成都推进高职院校专业“换血式”优化调整 到2027年专业调整率将达88%
Si Chuan Ri Bao· 2025-10-13 06:11
学生开展无人机飞行实训。 2个 ◎生物制药技术 ◎农业生物技术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3个 ◎卫星通信与导航技术 学生在西部电子中试生产(成都)基地实践。本组图片均由成都市教育局提供 学生进行现代农业装备专业实践。 2025年4所院校新增专业13个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人工智能技术 ◎社会体育 ◎虚拟现实技术 ◎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 ◎市政管网智能检测与维护 ◎供应链运营 ◎无人机应用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6个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2个 ◎无人机测绘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今年中秋节,21岁的张陈杰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他人生中第一次给爸妈发了节日红包。这个刚从成 都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小伙子,毕业前就签约了成都一家知名电子信息企业。他的"就业直通车票",来自学校与 企业合办的"订单班":企业下订单,学校按需培养,学生毕业即上岗。 张陈杰的顺利就业并非偶然。在他身后,是成都市委教育工委聚焦全市产业"建圈强链"和"立园满园"重大行 动,正在推动的一场成都市市属高职院校专业优化调整——坚持"面向实践、面向产业、面向社会",全力推进市 属高职院校专业"卧倒重来""精准适配",计划到20 ...
内蒙古工业大学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
Nei Meng Gu Ri Bao· 2025-10-13 04:46
内蒙古工业大学卓越学院理事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 10月12日,内蒙古工业大学举行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育人论坛暨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大会。 内蒙古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揭牌成立。 卓越工程师学院是内蒙古工业大学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重要指示精神 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重要论述的具体举措,也是坚决落实中组部、教育部关于工程硕博士改 革和加强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精神,持续深化工程科技人才改革的关键一步。学院成立后,将依托该校 工科优势与深厚的企业资源,聚焦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现代煤化工等关键领 域,搭建校企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着力培养国家、自治区级亟需的关键领域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卓越工程师副理事长单位授牌仪式。 "卓越工程师学院是我校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工程教育改革的关键举 措,也是加快晋位升级、争创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重要抓手。学校将以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为契 机,立足办学实际,发挥特色优势,着力构建'工大模式',系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打造'工大样 板',为区域乃至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贡献工大智慧力量。"内蒙 ...
高校劳动教育“应有何为”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10-13 03:33
去年暑假,清华大学新开了一门夏季学期劳动教育课程。近年来,社会上关于高校劳动教育不乏质疑之 声:劳动教育是否在"没苦硬吃"。 今年授课时,课程主讲教师孙洁民直接回应:"某种程度上是这样的,有些'自找苦吃',但吃苦不是教 学的目的,而是本课程的内容。因为农业劳动、工业劳动、调查研究等,只要认真去做,多少要吃些 苦。" 这门课就是清华大学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现代工业系统与劳动实践"。 2024年夏季,该课程首次开课。而今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以下简称"马理论专业")"3字班"(指 2023级入学。是清华大学的一种班级编号方式,末位数字代表入学年份——记者注)的学生们,是第二 批"尝鲜者"。 他们怎么理解劳动教育中的吃苦、流汗?在深入田野、工厂一线的过程中,他们对劳动者、劳动过程、 劳动意义,又有怎样新的认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多位清华马理论专业师生,一起探讨高校的劳 动教育"应有何为"。 但朱安东发现,近年来,随着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青年学生与工 农业生产的距离越来越远,产生不了解物质生产、不理解劳动人民的现象。 时间来到2022年,清华大学马理论 ...
高校劳动教育“应有何为” 清华马院探索劳动教育必修课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10-12 23:11
清华大学师生向农民学习"翻地机"使用。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供图 去年暑假,清华大学新开了一门夏季学期劳动教育课程。近年来,社会上关于高校劳动教育不乏质疑之 声:劳动教育是否在"没苦硬吃"。 今年授课时,课程主讲教师孙洁民直接回应:"某种程度上是这样的,有些'自找苦吃',但吃苦不是教学的 目的,而是本课程的内容。因为农业劳动、工业劳动、调查研究等,只要认真去做,多少要吃些苦。" 这门课就是清华大学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现代工业系统与劳动实践"。 2024年夏季,该课程首次开课。而今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以下简称"马理论专业")"3字班"(指2023级 入学。是清华大学的一种班级编号方式,末位数字代表入学年份——记者注)的学生们,是第二批"尝鲜 者"。 他们怎么理解劳动教育中的吃苦、流汗?在深入田野、工厂一线的过程中,他们对劳动者、劳动过程、劳 动意义,又有怎样新的认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多位清华马理论专业师生,一起探讨高校的劳动教 育"应有何为"。 让学生走出书斋、沾上泥土汗水 谈及为什么想开一门"让学生们走入农田、走进工厂"的劳动教育课,清华大学马院院长朱安东回想起十几 年前完 ...
积极探索艺术教育与融媒体产业协同发展
Jing Ji Ri Bao· 2025-10-12 21:57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视觉信息的传播方式、载体形态及受众交互模式发生了颠覆性变革。鲁迅美术学 院作为国内艺术教育的资深院校,在视觉传达领域底蕴深厚,且率先成立融媒体工作室,积极探索艺术 教育与融媒体产业的协同发展。 拓展教学实践 重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融媒体化重构。鲁迅美术学院融媒体工作室主导开发了一系列特色课程,《融媒体视觉叙 事》课程,打破传统平面设计课程的边界,引导学生掌握图文、音频、视频等多媒介融合的视觉叙事技 巧。例如,让学生为非遗项目创作融媒体视觉故事,既包含传统海报设计,又有短视频动态视觉呈现和 H5互动页面设计。《交互界面与用户体验设计》课程,结合融媒体平台的交互特性,教授学生设计适 配手机、平板、智能电视等多终端的视觉界面,同时强调用户在融媒体场景下的视觉感知与操作习惯, 培养学生的全链路设计思维。 地方融媒体中心的全案视觉服务。工作室为辽宁省内多个县级融媒体中心提供全流程视觉服务。以鞍山 台安融媒体中心为例,工作室团队从品牌标识设计入手,结合台安的地域文化特色,设计出具有辨识度 的融媒体中心LOGO;随后进行演播厅视觉系统设计,包括背景板、导视系统、虚拟演播场景等;还为 其开发了新闻APP ...
湖北机场集团航务公司恩施空管站党支部联合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开展特色实践活动
Zhong Guo Min Hang Wang· 2025-10-11 12:22
座谈交流环节,双方围绕恩施州航空发展现状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经过充分交流,双方达成合作共 识,将重点推进联合开展学生研学科普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青年学子对航空科技的兴趣。依托 恩施空管站、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及恩施空天智飞科技有限公司三方资源,推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探索新方 向、注入新动能。(编辑:李佳洹 校对:许浩存 审核:程凌) 空管站一行参观了中心的建设成果,了解了其空天地一体化遥感等领域的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的模式。 该中心致力于推动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区域产业智能化水平,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冯智君 通讯员雷伊姝报道:10月10日,湖北机场集团航务公司恩施 空管站党支部组织全体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前往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空天地一体化遥感行业产教融合实 践中心开展参观学习与座谈交流。 ...
六大提升,“十四五”期间德州教育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Qi Lu Wan Bao Wang· 2025-10-11 09:29
第二,优质资源供给实现新提升。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23所,新增学位12.6万个,学前教育公办率提升近10个百分 点、普惠率超95%,中小学超大班额"动态清零",高中阶段学位供给率达到100%,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实现全覆盖。实施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 781个,集并小规模学校298个。撤并小散弱中职学校4个,新建改扩建高职院校3个、中职院校15个,在全省率先开展中职与本科院校"3+4"、高职与本 科"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中职-高职-职业本科"相互贯通的职教体系更加健全。 第三,赋能地方发展实现新提升。围绕主导产业和标志性产业链,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每年专业动态调整比例超10%,与产业关联紧密的专业占85% 以上。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推广"订单班"等合作模式,与京东、华为等上百家知名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在产业一线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持续推动科 技成果落地转化,仅去年就转化科技成果130余项,合同成交额超1.7亿元。目前,全市应用型人才培养总规模约12.8万人,职业院校每年培训企业职工、 社会人员等超过4.5万人次。 第四,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新提升。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实 ...
政校企研四方牵手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10-11 06:17
深圳理工大学与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将重点在人才交流、教育发展、科研合作、成果转化等多领域开展 战略合作,助力内蒙古自治区高质量发展,助推深圳理工大学建设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学。 深圳理工大学与甬江实验室将在科技协同攻关、高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启战略合作:设立"新材料专 项计划",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培养兼具原始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的高层次人才,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双方将积极开展科研合 作,依托各自优势联合攻关、合作共建高水平科研平台等,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 深圳理工大学与深圳市光明银星生命健康产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将围绕AI+药械、生物医药、合成生 物、医疗器械等领域共同推进产教融合、加强产学研联合,以打造国家级科技园区、推动生命健康产业 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强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聚焦高质量科技企 业孵化培育。 具体来说,一是双方共同打造"深圳理工大学科技园—银星银智科学园",并依托该园区打造国家大学科 技园,一期规划深圳市光明银星生命健康产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11000平方米场地空间作为大学科技园 载体,搭建AI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