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今古学考》
icon
Search documents
经学今古文之争的实质:起于西汉的经学被系统性混入伪学、伪史
Sou Hu Cai Jing· 2025-07-14 03:17
今古文之争的根本问题源于两汉,尤其是西汉时期的经学体系,这一体系本身就存在系统性的矛盾。然而,这一矛盾在清朝之前 并未得到充分的暴露,直至清朝的考据学盛行,才使得这一矛盾逐渐显现出来。清朝的学者们,特别是专注于考证的学者,开始 深入挖掘这些问题,并将其暴露在学术界之上。晚清的廖平,正是首位系统性总结这一矛盾的人之一。他不仅揭示了这一矛盾的 存在,还试图给出解释,但遗憾的是,他并未能成功解开这一谜团,反而因揭示这一问题而引发了巨大的混乱,给经学带来了深 远的负面影响,成为经学崩溃的原因之一。 廖平首先通过"今古文"的对比方式来归纳和解释这一系统性矛盾,并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阴谋论的解释。他认为,王莽篡汉之际, 为了谋求政权的合法性,指使刘歆伪造了古文五经。基于这一理论,廖平撰写了一本名为《今古学考》的小书,并将其交给康有 为传阅。然而,康有为却在没有告知廖平的情况下,将其内容大幅扩展,最终在1891年出版了《新学伪经考》。这一举动不仅让 康有为一举成名,也将"伪经"这一说法广为传播,尤其是在甲午战争爆发后的几年,这一说法与中国的惨败形成了共振,导致了 中国学术界对五经的信任和信心彻底崩溃。 此事还引发了廖平与康有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