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太平御览》
icon
Search documents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丨典籍流传 功在千秋从历劫重生到典藏全球的《四库全书》
清代樊熙《文澜补书图》。刘同华 摄 11月15日,"千秋文脉万古流——文澜阁《四库全书》整理出版工程特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启幕。本次展览 是浙江省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二十周年系列活动,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国家图书馆、浙江省文旅厅、杭 州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 展览分为"盛世修典,七阁分藏""江南三阁,文澜独存""烽火护宝,文化长征""系统整理,文脉赓续""文澜重 光,典藏全球"五个单元,以时间为轴,通过系统性的学术梳理和珍贵的文献实物展示,全面回顾文澜阁 《四库全书》颁藏杭州、历经劫波、三度补抄、抗战西迁、整理出版、传藏全球的文化传承历程,深刻诠 释"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的时代主题。 文化江河 中国自古便有"盛世修典"的文化传统,通过编纂大型类书、丛书来保存典籍、守护文脉、传承文明。三国时 期曹丕主持编纂的首部类书《皇览》,以"随类相从"为特征,成为古代文献的百科全书。唐代《艺文类聚》 开创"事文合一"体例,诸多珍稀文献得以传世。北宋《太平御览》以千卷规模,集先秦至五代史料,被誉 为"类书之冠"。明代永乐年间倾举国之力修纂的《永乐大典》,以3.7亿字手抄本收录典籍七八千种。 读者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