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

Search documents
“北京榜样•最美互联网从业者”提名人选|曹德春:把流量变成正能量
Sou Hu Cai Jing· 2025-10-10 02:02
十年深耕互联网教育:从0到531万粉丝,把流量变成正能量 ——自媒体创作者曹德春 教育关乎国计民生,深刻影响社情民心。作为一名深耕教育领域的博主,曹德春凭借其敏锐的行业洞察力,持续聚焦高考、大学生就业及乡村教育等社会 热点,不仅为大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就业趋势分析与指导,更主动引导舆论,积极传播正能量,以多元创作展现教育担当。他会分享美文,和高考生一起积 累作文素材;也会发布易混淆专业合集,为高考志愿填报提个醒;还会冷静分析所谓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分享本科生高薪职业榜,助力高考生做好人生 第一次重大选择。 打通大学生就业"最后一公里"。在北京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攀升的背景下,曹德春积极响应北京助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政策号召,推出微视频《新时 代大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在中国网、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展播,相关话题总阅读量达2317.4万。积极参与中国大学生在线、北京团市 委、微博校园共同组织的大学生毕业就业护航直播活动,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求职指导,助力他们平稳迈向职场。为提供更多实操技能,曹德春聚焦毕业生 求职中常见的"套路"与"陷阱"等问题,创作了《毕业求职避坑指南》《保姆级毕业生求职简历攻略》等系列微视 ...
故宫家书(人民家书)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10-09 23:04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图为当日神武门外场景。 聘罗家伦为本院专门委员(易培基手稿)。 | ត់កា ਕੇ ਹ 究 出 守言言法及下式書寫 信本要出此下表示的史 | | | --- | --- | | 一切するルに使 貴州を過城内容具有 | | | 基 史當院高為南 商 晚 核步顺 昨日入山 佳山前修止 民星 的 11 | | | 中 公路向中能通行全出清車依很康因所 運館的申行 服 | | | 58 文句 三本: 出席 214 母問本道部件也出访 ﻳﺠﺎ る த் 死中 まくなっていま 天可奏 要 秋官用愛克司元 從直 書出 信合還 打出四 集曲 | | 徐森玉家书。 来源:郑重《徐森玉》 励乃骥的信。 秦孝仪手写诗稿。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摄 100年前的今天——1925年10月10日,紫禁城神武门前,人头攒动,新匾高悬。气势磅礴的五个大字"故宫博物院"赫然在目, 向世人宣告一场重大变革的到来。这一天,这座跨越明清两朝的帝王禁苑,以故宫博物院的身份向公众开放。 紫禁涅槃,故宫新生。百年来,一代代故宫人筚路蓝缕,接力传承,典守国宝,为中华民族存续薪火,为世界遗产存留明 珠,在人类文明的煌煌长 ...
典守国脉百年 永续文明千秋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10-09 23:00
北京中轴线中心,72万平方米的紫禁城犹如一方巨大的日晷,在600多年的岁月流转中,投下壮丽而恢弘的光影。 辉煌与苦难,这座城都走过。三大殿上君临天下、四座城门前血雨腥风、9000余间殿宇房屋内往事纷纷。在这 里,明王朝冉冉升起宏伟的构想和抱负,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走向最后的黄昏,近代中国历经探索艰难转型。宫 墙内外,历史如潮水般涨落,变革一浪接一浪。 时间来到20世纪20年代,站在"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转折点——紫禁城,也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1925年10月10日,神武门新匾高悬,故宫博物院宣告成立。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人群,热切等待城门开启。五个世 纪,政权更迭,朱颜易改,雕栏玉砌复归于人海,为这座宫殿筑起新的基座。 紫禁涅槃,故宫新生。 对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根脉的觉知,对掌握自身命运的觉醒,引领中国走上了一条全新的路。在这条路上,故宫 成为文化的开拓者、文明的守护者。 往百年深处漫溯,一封封信札,把一个个名字带到了我们的面前。时光倏然倒转,脚下的路生出无数分岔,名字 背后的人站立了起来,将惊心动魄的个人传记,凝固成荡气回肠的国家记忆。 他们的名字叫开拓者。 建院初期百废待兴,物品点查、建章立制、内馆建设等工 ...
舞英雄,做英雄
Ren Min Ri Bao· 2025-10-09 22:22
近年来,英歌舞与街舞跨界创新融合,在《这!就是街舞》等综艺舞台上进行试验性呈现,令中华传统 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破圈对话。英歌舞的跺脚震地、双槌劈空与街舞Breaking(霹雳舞)的Power Move (空中旋转)、Krump(狂派舞)等动作形成呼应,将东方武舞与西方街头的原始力量感融合。2025年 广东卫视春晚上的摇滚英歌,不仅保留了传统鼓点的铿锵震撼,更巧妙融入现代音乐元素,既是对英歌 传统的致敬,也是对当代审美的积极回应。 一曲正气英歌舞,激荡浩然忠义魂。当七旬老艺人将毕生积蓄捐建英歌传习所,当华侨新生代在海外排 起"中华战舞",我们看到,英雄情结已从民俗艺术升华为代际共鸣。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技艺接力,而 是一代代人的精神传承。 英歌舞承载着华夏儿女的情感记忆,渲染和歌颂一往无前、斗志昂扬的英雄气概和精神风貌。这种对英 雄的精神礼赞和永久念记,在世界舞蹈范围内亦有跨越山海的呼应。希腊的扎隆戈舞,是为纪念希腊独 立战争期间苏利奥特妇女反抗奥斯曼奴役、宁死不屈的那段历史,因而也被称为"英雄之舞"。扎隆戈舞 舞者手拉手组成直线或圆圈的基本队形,用缓慢而坚定的前后步或侧步展现集体抗争的力量感。那挺拔 的身姿与炽 ...
巴黎中心区“潘玉良广场”揭幕 向旅法华人艺术先驱致敬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09 03:58
法国华侨华人会主席蔡君柱表示,广场的设立是对旅法华人群体长期努力的肯定,也增强了华人社区的归属感与自豪感。法国亚裔社团联盟主席孙文雄 指出,这是继一战华工纪念牌之后,巴黎市中心对华人群体的又一次致敬,展现了对历史的铭记与文化的传承。 "潘玉良广场"揭幕仪式现场。活动举办方供图 人民网巴黎10月7日电 (记者尚凯元)中秋佳节当天,巴黎市中心雷奥米尔街举行"潘玉良广场"揭幕仪式。这是巴黎历史上首座以华人命名的公共广 场。活动由巴黎中心区政府、法国华侨华人会和法国亚裔社团联盟联合举办,中国驻法使馆文化处代表、巴黎市和中心区官员、旅法侨界和文化界人士等百 余人出席。 巴黎中心区区长阿列尔·维尔表示,广场的设立不仅是对旅法华人历史贡献的纪念,也是巴黎多元文化交融的象征。广场选址处在巴黎最早的华人社区 交汇地,命名过程历时五年,凝聚了多方努力。 作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先驱,潘玉良早年赴法留学并长期定居巴黎,以中西融合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女性视角著称。巴黎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埃里 克·列斐伏尔介绍说:"她的画笔穿越文化隔阂,让人感受到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推动了中国艺术在西方世界的传播。"目前,馆内收藏有50余件潘玉良 的作 ...
中秋之夜澳门音乐会演绎敦煌文化传承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10-09 01:11
(责编:王连香、陈键) 图为嘉宾在澳门保利美高梅博物馆"丝路"大展参观。 新华社发 谭盾表示,《消失的藏经洞》是多年来对敦煌壁画上古乐器和藏经洞中古乐谱、古舞谱研究与思考的结 晶。这场奏响千年遗韵的演出,是为丝路精神所作的献礼,也希望借此引发更多人思考文化如何在历史 洪流中消失、重生、再度发光。 美高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何超琼表示,《消失的藏经洞》将敦煌文明化为可感、可 听、可共鸣的艺术形式,汲取澳门与敦煌共通的丝路文化,共同传承和延伸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未来 将持续以文化为纽带,融合旅游休闲及文化艺术资源创新转化,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在时代长河中继续回 响。 本次演出是保利美高梅博物馆"丝路"大展的重要延伸活动。该展于近日推出,以欧亚大陆丝绸之路沿线 历史遗珍为经纬,以东西方文明交流为脉络,通过四大主题单元,汇聚逾200件珍贵展品,再现千年丝 路文明交融的壮阔史诗。 据新华社澳门电(记者刘刚、齐菲)《消失的藏经洞》音乐会10月6日晚于澳门完成首场演出,演出吸 引近500位嘉宾及观众到场,同赏敦煌文明,共庆中秋佳节。这一音乐会由保利美高梅博物馆与知名作 曲家谭盾共同呈献。 《消失的藏经洞》由谭盾亲自 ...
到豫章书院去
Ren Min Ri Bao· 2025-10-08 07:20
有豫章书院在,湖心岛的空气里也弥漫着书香。书院新修的建筑,墙体是浓重的赭红。主体"豫章堂"楼 高三层,还有"钟陵轩""隆兴斋""洪都厅""雅望亭"等建筑。石碑上刻着"章水文渊"字样,是1719年康熙 为表彰当年的豫章书院而亲笔御赐。 江西境内大小书院古迹极多。最负盛名的,是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白鹭洲书院及豫章书院。四座书 院中,其他三座都保存完好,唯始建于南宋的豫章书院,于1962年改成中学,在岁月更迭中无存。南昌 有老街"书院街",幼时的我常在那儿玩耍,街上的南昌第十八中学正是豫章书院旧址。街还在,书院已 不存。 2024年起,复建豫章书院的好消息传来。不久,象湖西岸的路上开始出现大量施工人员,以及钢材、水 泥板、起吊机等。散步到此,就见有船一趟趟往返湖上运送材料。 访豫章书院,何时去都是好时候。豫章书院是新近成为南昌文化新地标的一处建筑。书院位于象湖湖心 岛,那儿是南昌城的极佳位置。湖心岛宛如绿宝石镶嵌在清澈的湖面上。 复建的豫章书院向市民开放。前往书院的路上,总能不断遇到慕名而来的人:有牵着风筝的少年;有坐 在轮椅上穿得簇新的老人;还有孩童,趴在大人肩头哭,可一转头看见书院就笑起来。一座书院如此接 地 ...
中秋之夜澳门奏响敦煌遗韵
Xin Hua Wang· 2025-10-07 02:11
新华社澳门10月6日电(记者刘刚 齐菲)《消失的藏经洞》音乐会6日晚于澳门完成首场演出,演出吸 引近500位嘉宾及观众到场,同赏敦煌文明,共庆中秋佳节。这一音乐会由保利美高梅博物馆与知名作 曲家谭盾共同呈献。 10月6日,知名作曲家谭盾在《消失的藏经洞》音乐会上。新华社发 《消失的藏经洞》由谭盾亲自指挥,携手敦煌古乐团演奏多首唐代古曲,并使用唐笙、尺八、奚琴、筚 篥、五弦琵琶、凤首箜篌等由敦煌壁画复原的古乐器,结合多媒体视觉与AI技术,打造身临其境的敦 煌莫高窟体验,让观众聆听千年前藏经洞的回响,感受超越艺术表演的文明传承力量。 谭盾表示,《消失的藏经洞》是多年来对敦煌壁画上古乐器和藏经洞中古乐谱、古舞谱研究与思考的结 晶。这场奏响千年遗韵的演出,是为丝路精神所作的献礼,也希望借此引发更多人思考文化如何在历史 10月6日,嘉宾在澳门保利美高梅博物馆"丝路"大展参观。新华社发 洪流中消失、重生、再度发光。 美高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何超琼表示,《消失的藏经洞》将敦煌文明化为可感、可 听、可共鸣的艺术形式,汲取澳门与敦煌共通的丝路文化,共同传承和延伸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未来 将持续以文化为纽带,融合旅 ...
江滩月圆时,武汉金秋购房节变身“月光剧场”
Chang Jiang Ri Bao· 2025-10-07 01:02
据组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当日有超百组家庭在城市风貌区完成"中秋团圆照"的拍照打 卡,扫码获取到与武汉地标同框的专属数码合影。 10月6日,一场融合团圆温情与购房盛宴的独特场景,在汉口江滩一元广场铺陈展开。 当天16时,2025武汉金秋购房节中秋专场活动,在城市风貌区掀起第一波浪潮。手持发 光月亮道具的摄影师"月下最亮的仔"成为全场焦点。市民詹女士带着女儿正对着镜头摆 出"比心"造型,8岁小姑娘易飞羽指着背景板上的城市地标兴奋尖叫:"看!我们的照片里有 国旗和江汉关!" 17时30分,记者随着打卡人流转场来到诗镜长廊区。正在这里拍照的游客李青告诉记 者,她是成都人,此次国庆节是和小伙伴一起来武汉旅游,听说江滩有中秋专场活动,特地 来看看,"和武汉地标拍了合影,还买了武汉文创产品,这个中秋节过得很有纪念意义!" 暮色渐深,江滩的月光与灯影交相辉映。武汉金秋购房节在此刻已超越了一场单纯的商 业活动,成了承载城市记忆、传承文化基因的载体。这场持续整日的月光盛宴,用创新的形 式重新定义了"团圆"——它不仅是小家的团聚,更是城市与市民、传统与现代、生活与文化 的深度交融。 编辑:熊展平 在诗情长廊区,15岁女孩摆出"嫦娥奔 ...
在湖光月色和千年文明的交织里,感受考古与音乐的跨界共鸣
Su Zhou Ri Bao· 2025-10-07 00:27
在电影《英雄》里,"为天下舍小我"的故事打动人心,其插曲《悲情沙漠》更将沙漠的苍凉与侠义 的悲壮诠释得淋漓尽致。音乐会上,苏州爱乐乐团团长周博超用小提琴的琴弦勾勒出沙漠的辽阔与英雄 的深情。小提琴的悠扬与乐团的伴奏,让人仿佛置身沙漠,触摸到英雄的赤诚。而国风的魅力不只在于 壮阔的意境,更在于文人雅士的细腻情怀。《兰亭序》的演绎将"飘如游云,矫若惊龙"的书法意境融进 旋律,让人们在音符里感受王羲之笔下的雅韵。 从书法雅韵中走出,音乐会回归到最朴素的情感中。中国人对团圆美好的期盼,既藏在文物的纹样 里,也藏在诗词的字里行间。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道尽古今共通的心愿,和・乐团用《但 愿人长久》的优美旋律,把这份祝福送给在场观众,让大家在温柔的音符里感受文化的传承与情感的共 鸣。演出最后,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著名考古学家王巍献上一首《敢问路 在何方》,为音乐会画上圆满句号。 从王朝的宏大叙事中走出,演出又将目光转向江南水乡的温婉。博物馆内,水井里出土的陶器,樊 村泾遗址出土的瓷器……一件件江南水乡器物里都藏着"水"的柔情,这份柔情正与乐曲《苏州河》不谋 而合。当旋律响起,江南的烟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