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食中国:中华小吃糕点主食探源》

Search documents
五谷美食,何以食在中国
Ren Min Ri Bao· 2025-06-12 22:10
原产西亚的小麦等麦类作物,自4500年前后传入中国后,麦饭、馄饨、面条、馒头、包子、饺子和烧饼 等,相继从先秦历经汉唐呈现在国人餐桌上,成为亚欧大陆东西麦类谷食美美与共的中华佳品,闪耀着 中华谷食文明的融合性之光。 除了强化五谷为养的认知,书中也蕴含着作者对谷食传承发展的忧虑。"随着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中华 小吃糕点主食数千年来形成的工艺传统正在逐渐消失。尽管国家推出了一系列保护非遗的举措,但出自 传统工艺的精品已成为日常市场上难以寻觅的稀世食珍。很多食物名称与样式依旧,口感与味道却与昔 日的相差甚远。"作者对湮没已久或鲜为人知的传统工艺进行深度挖掘和整理,希望将这份宝贵的文化 遗产留存后世。 与旁征博引的文字相得益彰,全书589幅珍贵图片包括考古食物遗存、历代炊具、古墓壁画、简帛文 字、小吃操作场景和小吃糕点标准照片等12类,其中不少为珍贵的考古类图片,可一窥4000年来面条、 馄饨、饺子、馒头、包子和粽子等当时的真实模样。比如汉代拉面庖厨俑,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 小麦面团线条形制品的考古证据,证明中国面条远远早于意大利面和阿拉伯面。 这部85万多字的著作,是继作者《国菜精华》之后,又一部探索中华饮食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