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色应用色卡

Search documents
千年经典向新行丨绿植成绿、苏木提红 一草一木染出惊艳“中国色”
Yang Shi Xin Wen Ke Hu Duan· 2025-05-05 13:04
色彩,是人类最直观、最通用的视觉信号。千百年来,中国人在天地万物间寻觅色彩、从山河草木中提取色彩,漫长岁月浸染中,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文化 特征的色彩美学。一起走近非遗技艺植物染,看身边的一草一木,如何晕染出五彩缤纷。 绿植成绿,苏木提红,黄栌取黄。非遗项目"传统植物染料染色"代表性传承人黄荣华,正在教学徒们怎么用植物染色。 第一步,先从采花摘草开始。 千百年来,中国古代先民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色彩美学。这些色彩,取材于植物和天然矿物,被记录在古代文献中,保存于文物古迹 上。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晕如雨后霁霞红,西方宝石难致同"。取自苔藓的色彩"苔绿",在织物上焕发生机;鲜嫩的"鹅黄",源自初生的小 鹅,成为生活的一抹亮色。 为了让这些色彩从写意走向精确,在纺织品领域,今年3月,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发布《中国传统色应用色卡》,经植物染工艺验证,结合专家团队考证比照 历史文献和文物,用计算机系统量化RGB(红绿蓝)值和色相、明度、饱和度等指标,首批收录了216个常用传统色彩。 第二步,剪切洗净,再煮水过滤。不同植物,煮的时间长短,火候大小,都会影响染色效果。 到了浸染环节,时间要精确 ...
千年经典向新行|从草木山河到缤纷华彩 植物染色中的中国色彩美学
Yang Shi Wang· 2025-05-04 16:40
绿植成绿,苏木提红,黄栌取黄,非遗项目"传统植物染料染色"代表性传承人黄荣华正在教学徒们怎么用植物染色。第一步,先从采花摘草开始。 央视网消息:色彩,是人类最直观、最通用的视觉符号。千百年来,中国人在天地万物间寻觅色彩、从山河草木中提取色彩,漫长岁月浸染中,逐步形成了 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色彩美学。今天的《千年经典向新行》,我们走近非遗技艺植物染,看身边的一草一木,如何晕染出五彩缤纷。 湖北省级非遗传统植物染料染色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黄荣华:(爬山虎)一年四季采摘的时间不一样,它出来的颜色有区别。这个叫龙爪槐,它也是自古以 来有记载染绿色的,其实是带点黄的绿,很好看。 第二步,剪切洗净,再煮水过滤。不同植物,煮的时间长短,火候大小,都会影响染色效果。 黄荣华:一般像黄栌要煮三遍。为什么咱们把(黄栌)说成明星材料,因为它以前是给皇帝染黄袍的,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个)叫黄栌,但是在北京,说香 山红叶大家都知道。 到了浸染环节,时间要精确到秒,温度、浓度等要靠双手感知。 黄荣华:手艺人就靠这双手,因为我们不戴手套,感受第一个是它的温度,另外一个还有浓稠、酸碱度。 从山河草木间提取色素的传统染色技艺,在我国已传承数千年。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