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分析系统
icon
Search documents
教改深水区:AI素养如何润物无声
加强教育数字化转型各主体协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人工智能催生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但在基础教育领域,人工智能 赋能教育还没有越过关键的一道坎:常态化应用。 有的中小学校采购了智能白板、学生平板电脑和人工智能分析系统等高科技设备,但却沦为"摆设"或使 用低效;有的中小学校开发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课件精彩优质,采用项目制、小组讨论等互动教学手 段,却只是在迎接考察时"表演",难以融入日常课程……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尚未常态化应用,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供给侧来说,人工智能教育产品种类繁多、厂 商聚集,但标准不统一、操作性较差;从需求侧来说,教师人工智能素养不足,难以将人工智能工具融 入日常教学;从评价机制来说,人工智能科目未进中高考,学生对素养课程学习动力不足。 教育部等九部门4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指出,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 要素全过程。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实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常态化应用。 攻坚常态化应用,已摆上了教育界的研究日程。近日开幕的2025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以"应用导向 与要素协同"为主题,深刻说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已经走到常态化应用关口,并给出了攻坚的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