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形饰
Search documents
3000多年前北京“城之源”娓娓道来
Bei Jing Wan Bao· 2025-10-20 06:50
正在首都博物馆展出的"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遗址专题展"上,180件(套)珍贵文物汇聚展厅,娓娓讲述3000多年前北京"城之源"的故事。这也是该遗 址获评中国考古界最高奖项后首次亮相。 1945年,一批陶片的发现,让考古学家苏秉琦注意到了琉璃河遗址。历经80年,一代代考古人在这里相继发现了城墙、护城河等遗迹,发掘出土堇鼎、伯矩 鬲等青铜重器,确定该遗址为西周燕国始封地,收获诸多重要成果。 今年,琉璃河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观展亮点 "鼎天鬲地"合璧展出 北京地区西周青铜艺术巅峰之作——伯矩鬲。 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内容,通常是记载王室给予分封地的诸侯或宠臣的赏赐,受赏一事往往与祭祀先祖联系在一起,这是当时青铜礼器的一个重要特 点。"伯矩"在当时就是掌管迎接周王使者事务的官员。 伯矩鬲的全身由7个牛头组成,艺术设计和铸造工艺极为高超,是北京地区西周青铜艺术巅峰之作。伯矩鬲盖内及颈内壁分别铸有相同的15个字:"才(在) 戊辰,匽侯赐伯矩贝,用作父戊尊彝",翻译过来是,"某年某月戊辰这一天,燕侯赏赐了我的主人伯矩许多海贝,主人为了纪念这一荣耀而铸造了我,并用 于祭祀他的父亲戊"。 鬲的作用与鼎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