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下雪的披萨

Search documents
一块饼底吃掉半个中国市场!00后追捧的“老网红”凭啥火35年?
Sou Hu Cai Jing· 2025-06-22 01:41
1990年,一家全新的餐厅在北京东直门开业。 彩色的吊灯,深色的桌椅,简洁而低调的家庭餐厅风格,必胜客的中国之路就从这家餐厅起步了。 90年代初期,那是一个中国人民才刚刚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年代,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也就在700元上下。 入华之初,必胜客要面对的,是「披萨」概念,在中国消费市场中的空白。 或者说,中国消费者对西餐是什么,怎么吃,都没有什么概念。 那时的必胜客,菜单也远远不如今天的丰富。作为主打的王牌经典款,初代超级至尊披萨在美式厚饼底上铺满意式香肠、培根与蘑菇。 除此之外,罗宋汤和蒜香面包,都构成了无数中国消费者对披萨,对西餐,对精致餐饮的第一印象。 但在整个90年代,高端餐饮的规模并不大,国内高净值人群的数量,完全无法满足必胜客的野心。 即使在北京,必胜客也是那种很多人要咬咬牙下定决心才能上门消费的餐厅,人们往往需要穿上正装,带上几乎一整个月的工资,预习一下西餐的礼仪, 才能在必胜客餐厅好好的吃上一顿饱饭。 35年后的今天,当必胜客开遍中国的大小城市,披萨成为了大众餐饮的一部分,曾经那个高端精致的披萨品牌,变得平价亲民。 必胜客是如何完成在中国市场的蜕变?为何在35年过后,它依然是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