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面形铜饰
Search documents
温故|“太保墉燕”琉璃河讲述北京“城之源”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10-08 23:47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今年是琉璃河遗址发现80周年,"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遗址专题展"正在首都博物馆展出。自1945年 发现这处遗址至今,文物部门考古发掘和研究的脚步从未停歇,不但确定了北京三千年建城史,还对遗 址和出土文物进行了保护、利用。伴随着历史遗存不断被发现,北京"城之源"的轮廓也越来越清晰。 (1)尘封多年后被发现 琉璃河遗址位于北京房山区,多年尘封于地下,1945年,终于被人瞧出了"蛛丝马迹"。 那一年,华北最大的洋灰公司决定在琉璃河建厂,生产水泥。该公司向中国银行贷款,银行派经理吴良 才商洽相关事宜。吴良才是中国考古学先驱之一吴金鼎的弟弟,对考古也很内行,他在琉璃河发现了非 比寻常的陶片,便找到考古学家苏秉琦。苏秉琦看到陶片后,立即断定是商周的东西,无奈时局动荡, 考证之事便搁置了。 上世纪70年代,发掘车马坑现场。 上世纪60年代,琉璃河遗址考古有了进展。196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邹衡先生在房山区刘李 店、黄土坡、董家林村一带进行调查并试掘。经过对当地出土陶片的仔细整理,他认定燕国的始封地极 有可能就在琉璃河。(2015年6月25日《北京日报》4版,《"鼎天鬲地"带您穿越回古燕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