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瓷

Search documents
一部《中国陶瓷史》,一部中国生活美学史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26 03:58
在文人墨客咏颂的大美之物当中,陶瓷从来都没有缺席过。 比如,后周柴世宗对柴窑所下知名注脚:"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 唐代诗人陆龟蒙盛誉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 再比如,乾隆皇帝所写:"玲珑剔透万般好,静中见动青山来。 " 诗句之中,陶瓷之上,有云动,有风吹,有山色。 中国的陶瓷,不仅仅是泥和火的艺术,也是古人的生活 智慧与审美趣味。 自古以来,陶瓷不仅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更是融入每一个寻常百姓的生活中。 它 是演奏的乐器,是祭祀 的礼器,是盛放食物的餐具,是装饰生活的家具,是升华中国茶文化的茶具。 千百年来,陶瓷,承载着中国人的三餐四季 。 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中国生活美学史,也是一部 华夏文化变迁史。 今天要推荐的这本《中国陶瓷史》,从新石器时代的原始陶瓷,到唐代的唐三彩、宋代的单色釉,再到 明清的五彩斑斓。 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各时代制陶制瓷的悠久历史,带你穿越时空,领略那些在炉火 当中绽放的美学之花。 1 读懂中国陶瓷史,读懂华夏至臻的风雅 " 中国陶器,发明于伏羲神农之时,而瓷之名称,则始于汉代,真正成功于李唐。宋世,瓷业大盛,定、 汝、官、哥、均,垂名千古。明 ...
被食物撬动的历史进程
Qi Lu Wan Bao· 2025-06-05 21:49
"不会考古的美食博主不是好教授",这是考古学者张良仁在短视频平台中的自我介绍。他在考古领域深 耕30余年,近两年转型做起了"吃播",在全网收获超200万粉丝。最近,他的新书《吃的中国史》出版,该书 以饮食为中轴,以朝代为线索,透视中国历史的嬗变;在舌与箸的方寸间,重演中华文明进程。 □长庚 从饮食器具 古人吃什么、怎么吃、用什么吃,古代遗址中的美食与烹饪器具、文献记载中的饮食礼仪、壁画中的饮 食场景、民间流传的饮食习俗……在"民以食为天"的华夏大地,从先秦到明清,中国的每段历史进程都曾 被食物撬动,我们熟悉的食物都曾有波澜壮阔的过往。 看见阶级分化 20世纪初以来,考古学界一直关注文化谱系、中华文明起源、文化交流以及科技史等宏大叙事,这些研究 为理清历史提供了主要框架,就如同人体的动脉和静脉;饮食研究看似细微,却同样重要,就犹如人体的毛 细血管。近年来,学者们写了越来越多关于中国饮食史的著作。 张良仁认为,从事饮食史研究,是绝对不能忽视考古资料的。尤其是研究生活内容较为简单、娱乐活动还 不丰富的先秦历史,更是离不开考古资料。比如,在二里头遗址数以万计的出土陶器中,有大量的饮食器具, 可以分为炊器、食器、饮用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