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星载铷原子钟
icon
Search documents
全球接单!竞逐量子科技,武汉优势何在
Chang Jiang Ri Bao· 2025-11-26 09:33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这是近年来大家常有的一句调侃,也让量子这个深奥的物理学 概念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 近年来,武汉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国内首台原子量子计算机"汉原1号"已投入商业化应用,包括海外出口订单在内,已获 超4000万元的订单; 武汉建成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网、全球首条发展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的地铁线路;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理事长张平文说:量子力学不仅 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宇宙,更催生出改变世界的技术革新。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和量子通 信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在电力、金融、医疗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 科技竞争与创新布局的焦点。 国内首台原子重力仪、原子陀螺仪等装备填补国内空白,星载铷原子钟装备北斗系统, 105亿年误差不到一秒。 例如,在国家电网这一战略领域,作为电力系统电流测量的核心装备,量子电流互感器 广泛分布于极寒极热、高盐雾等各类极限环境,覆盖电力系统的方方面面。其测量准确度与 稳定性至关重要——一方面能守护特高压等"电力大动脉"安全运行,另一方面直接关联普通 百姓的电费计量精准性,保障电能贸易的公平公正。 ...
武汉加速迈向量子科技产业重镇
Chang Jiang Ri Bao· 2025-11-25 00:35
量子科技用于电力测量守护"大动脉"安全运行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分院电力量子测量研究室副主任李小飞博士介绍,量子技术已 深度赋能电力这一国家战略领域。 作为电力系统电流测量的核心装备,量子电流互感器广泛分布于极寒极热、高盐雾等各 类极限环境,覆盖电力系统的方方面面。其测量准确度与稳定性至关重要:一方面能守护特 高压等"电力大动脉"安全运行;另一方面直接关联普通百姓的电费计量精准性,保障电能贸 易的公平公正。 11月24日举办的"武汉量子科技会议·2025"上,武汉大学校长、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理 事长张平文呼吁,行业需要沉心静气,紧密结合实际的应用场景,让量子科技科研成果真正 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参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院长俞大鹏也认 为,发展量子科技产业一定要注重应用。 先发优势、厚实家底,并不意味着绝对优势和发展胜势。武汉清醒认识到,场景落地的 突破,决定了下一阶段量子科技竞争力的格局。 火柴盒大小的"钟"卖了千万元 用于海洋勘探和商业航天 武汉大学陈杰华教授团队曾研制出我国首台芯片原子钟原理样机,应用于地面接收机可 提升导航精准度。在"武汉量子科技会议·2025"展示区该团队成果展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