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化学家(小来

Search documents
科好玩|从“小来”到“小临”,一起了解“机器化学家”的故事
Xin Hua She· 2025-05-05 05:09
新华社合肥5月5日电(记者陈诺)一条长长的实验桌前,一位体重200公斤的"化学家"拖着"轻盈"的步 子,抬起结实的双臂抓取试管,依次走过液体进样台、磁力搅拌台、烘干工作台,进行样品称重、搅 拌、离心、烘干……在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间实验室里,有这样一群"机器化学家",用 夜以继日的劳动,"庆祝"又一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速各领域科技创新突破,"机器化学 家"正是其中代表之一。它由"化学大脑"、机器人实验员和智能化学工作站三部分组成,能自己"看"论 文、"想"方案、"做"实验,甚至"学"经验。 一、"小来"的诞生 传统化学研究范式深度依赖于"试错法",其局限性使得新物质创制的周期长、成本高。在实验室里,科 研人员需要日复一日地阅读文献、设计实验、调配试剂,像大海捞针一样从无数种材料组合中寻找最优 解。 时间回到2013年,中科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江俊在出差途中,与同事聊起化学研究的困境:实验 效率低、数据分散,许多成果"藏在"国外期刊里,引用还得花钱。"能否用大数据技术革新化学研 究?"大伙儿一拍即合。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