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服务

Search documents
“始终保持对问题的好奇心”——青年学者对话资深专家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7-08 10:56
来源:光明日报 基础研究探索性和创新性强,对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有深远影响。但由于其成果具有普遍性、长期 性,研究者往往需要奋斗很长时间才能取得突破,青年人刚进入这个领域时,难免会有困惑。对此,记 者特邀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90后"学者张衡,与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 家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数智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张路霞,就基础研究青年学者面临的 困惑展开对话。 关注"热点中的冷门"与"冷门中的潜力" 张衡:青年科研人员应如何选择兼具前沿性与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平衡"热点追踪"与"冷门突破"?哪 些底层科学问题值得长期投入? 张路霞:选择兼具前沿性与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关键在于找到学术热点与实际问题之间的交汇点。前 沿性通常体现在新兴技术或理论突破上,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基因编辑等领域的最新进展;而应用 价值则要求研究解决现实问题,这一点在健康医疗领域尤为突出。 青年科研人员可以采取"热点中的冷门"策略,在热门领域内寻找尚未被充分探索的细分方向。例如,在 人工智能领域、包括大模型相关领域竞争激烈,但如何将其应用于不同的医学场景,可能仍有大量空 白。同时,也要关注"冷门中 ...
郑州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聚力打造人才向往的科创高地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7-06 22:27
教育是基石,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实现创新发展,教育、科技、人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持续强化人才培养引进机制,依托深厚的科教 资源建强平台载体,源源不断激发科技创新动力,一系列科创成果在郑州落地开花—— 仅以今年一季度数据为例,郑州技术交易市场呈强劲增长态势,创新主体培育工作稳步推进,技术合同 成交额达309.9亿元,同比增长169%,占全省的44.9%,超额完成2025年一季度目标任务,实现"开门 红"。 非一木所能支,少一力则业难成。亮眼的科技成果,是郑州加速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成绩 单,更是我市聚力打造人才向往的科创高地的生动实践。 站在新起点,刚刚落幕的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全市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突出创 新引领,加速汇聚高端人才,深度融合产业需求,加快创新链、教育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 融合,建设科创强市。 厚植科创人才沃土 人才是第一资源,更是创新的源泉。 带着对人才的渴望与尊重,省会以"郑聚英才计划"为牵引,瞄准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培育新质生产力需 求,在引、育、用、留人才上发力,全力打造让人才向往、融入、扎根的" ...
美国流失的人才,法国把握住了?
Hu Xiu· 2025-07-02 06:09
80年后,特朗普政府执政仅数月,就掀起"风暴":拆解联邦科研机构、强力打压顶尖高校、大幅削减科 研经费……这些行为不仅会对美国自身的科研体系造成破坏,影响科研的持续发展,也对全球科学领域 产生负面影响,干扰全球科研合作的正常进行。 正是在如此背景下,法国政府发出"揽才令",目的是引流科研人才,将法国及欧洲打造为"科学避风 港"。 美"人才外流潮" 特朗普自2025年1月开启第二任期以来,以"审查前任项目""调整优先事项"为由,围绕削减经费、裁 员、削弱多元化政策推行诸多科研改革措施,并通过行政干预手段加速实施,对美国科研生态造成系统 性冲击。 大幅削减科研经费。美国《科学》杂志称,特朗普政府2026财年预算提案对科研领域支出进行了"灾难 性"的削减,要求将国家卫生研究院支出削减37%,国家科学基金会支出削减超50%,还试图取消对气 候和生态研究的大部分资助,并大幅削减美国航天局的科学预算,取消部分行星探测任务。 特朗普政府还要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将科研项目间接成本(涵盖实验室维护、行政开支等财政拨款) 的补偿上限从平均27%至28%降至15%,每年节省约40亿美元。然而,顶尖高校如哈佛、耶鲁的间接成 本率原本 ...
更环保黄金提取法“出炉”
news flash· 2025-07-01 22:13
更环保黄金提取法"出炉" 智通财经7月2日电,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革命性的黄金提取技术。这项技术不仅 能从传统矿石中获取黄金,还能高效回收电子垃圾中的贵金属。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 可持续性》杂志。 ...
杭州市新增94家全省重点实验室(含浙江省清单)
仪器信息网· 2025-06-27 04:17
导读: 镁伽科技2025年6月25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公司2024年营收9.3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43%, 服务超880家企业,覆盖安捷伦科技、药明康德等行业龙头。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 们的推送。 杭州市最近新增了94家全省重点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认定结果是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发布的 《 浙 江 省 科 学 技 术 厅 关 于 公 布 2024 年 全 省 重 点 实 验 室 认 定 结 果 的 通 知 ( 浙 科 发 基 〔 2025 〕 27号)》中公布的。在这次认定中,总共认定了137家全省重点实验室,其中由杭州单位牵头 建设的实验室占到了总数的68.6%。 发 布 日 期 : 2 0 2 5 - 0 6 - 0 4 1 6 : 0 5 各有关单位: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整合力量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基 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支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根据《全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浙科 发基〔2023〕40号)规定,经我厅组织评审和论证,认定"全省智能建造与工程软件重点实 验室"等137 ...
【第一轮通知】| 2025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创新会上海分会年会
DT新材料· 2025-06-26 15:06
Conference Background - The conference organized by the Shanghai Branch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ims to create a platform for young scientific talents to exchange and collaborate, focusing on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and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fields of material chemistry, 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life health [3]. Conference Information - The conference will take place from August 18 to 20, 2025, at the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with over 300 participants expected [4]. - The event is hosted by the Shanghai Branch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o-organized by the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s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and managed by Nanjing Detai Zhongy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4]. Conference Agenda - The agenda includes a registration forum on August 18, an opening ceremony and keynote speeches on August 19, followed by various sub-forums dedicated to material chemistry, 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life health on both August 19 and 20 [6]. Sub-Forum Topics - Sub-Forum 1: Material Chemistry focuses on topics such as information functional nanomaterials and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with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7]. - Sub-Forum 2: 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covers advanced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devices, high-speed optical module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8]. - Sub-Forum 3: Life Health discusses precision drug delivery, intelligent medical imaging, and new medical devices [9][12].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 The registration fee is set at 1800 yuan per participant and 1200 yuan for student representatives, with electronic invoices provided post-conference [11]. - Registration can be completed via a WeChat scan, with a deadline of August 15, 2025 [13]. Contact Information - For inquiries, contact Hu Junqin at 18106696283 (WeChat) or via email at cherry@polydt.com [14].
广东筹划举办内贸版“广交会”
Guang Zhou Ri Bao· 2025-06-25 02:17
在精准帮扶企业方面,《方案》提出以外贸企业为重点,深入了解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统筹政 策、资源、资金帮助企业消化库存、开拓市场、降低成本,着力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广州实施"久摇不中"申请人直接领取号牌政策,更大力度放宽购车限制性措施、增加购车指标;深圳市 优化小汽车常规增量指标摇号规则,加强"久摇不中"人群购车需求保障。 扩大科研助理和见习岗位规模,2025年提供不少于1万个科研助理岗位。 加快广州、深圳市内免税店建设,力争在2025年第三季度内开业。 6月24日,《广东省促进经济持续向好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公布, 提出七项重点任务及多项细化部署,统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稳就业、稳 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促进经济持续向好,有力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 多项措施帮助企业对接国外市场 出台措施促进经济持续向好 有力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 《方案》提出,筹划以市场化办展模式举办内贸版"广交会";支持电商企业设立出口转内销专区;支持 办好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重大活动。 推动散裂中子源一期等向企业开放共享 从具体措施来看,《方案》提出筹划以市场化办展模式举 ...
欧洲和中国,开抢美国科学家
虎嗅APP· 2025-06-24 10:50
以下文章来源于非凡油条 ,作者豆腐乳儿 非凡油条 . 非凡油条新家 超过四分之三的美国科研人员表示,正在考虑离开美国,这可是老牌科研期刊《自然》今年3月发布 的数据。 同月,希望去欧洲的美国科研人员申请量同比增长32%,相关浏览量更是增长41%;一季度,寻求加 拿大职业机会的美国科研人员也同比增长了41%。 为啥这么多美国科研人员要跑路? 直接原因,还是没钱了。 狂砍科研支出,美国自废武功 特朗普削减支出的大刀,早就砍到了科研领域,很多我们从小听说过的知名科研机构,经费腰斩。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预算砍掉40%。 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 (NSF) ,预算砍掉57%。 就连众多航空爱好者心中的圣地,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 ,预算也被砍掉了24%,砍得最狠的 是其科学预算,削掉了一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非凡油条 ,作者:豆腐乳儿,原文标题:《美国跌倒,中国欧洲吃饱?》, 题图来源:AI生成 一场跑路热潮,正在席卷美国科学界。 削减预算的一小刀,落在具体项目上就是直接砍脑壳。 新视野号探测器,在飞向冥王星的时候,被看作人类向宇宙深处探索的象征。而如今它已经远离冥王 星,在距离地球几十亿公 ...
江苏省首单科研仪器共享损失补偿保险落地苏州
Su Zhou Ri Bao· 2025-06-20 23:31
苏州苏大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为医疗器械及原材料研发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 持服务,拥有价值超千万元的高端科研仪器。该研究所负责人介绍,为响应国家鼓励大型科研仪器开放 共享的政策,他们已对外开放检测设备服务。然而,在科研仪器共享过程中,存在设备损坏责任界定 难、承担难、追偿难等痛点,公司出于对设备意外损坏风险及后续问题的担忧,部分高端设备此前未能 实现充分共享。 此次保险方案创新融合"共享经济+科技保险"模式,重点覆盖因设备设计缺陷、安装错误、操作失 误等导致的损坏或灭失风险。该举措既消除了科研仪器持有单位的安全顾虑,也扫清了中小微科创企业 使用高端设备的瓶颈,通过市场化手段打通科研资源共享"最后一公里"。研究所检测团队负责人表示, 这份保险对操作风险的保障,使他们更有信心在检测服务中充分使用高端设备,能为企业提供更全面、 更高端的检测服务。 近日,全省首单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损失补偿保险落地苏州。人保财险苏州市分公司为苏州苏大卫生 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的大型共享科研设备提供超400万元的风险保障,解决了科研仪器共享长期 存在的设备损坏责任界定难、承担难、追偿难的痛点,有效减少仪器持有单位不敢用、 ...
研究揭示生物膜如何抑制微塑料堆积
Xin Hua She· 2025-06-19 02:18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 微塑料进入环境后到底去哪了?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细菌自然产生的黏 性生物膜能让河床中的微塑料处于松散状态,从而更容易被流水带走。这一发现有助于更有效地开展污 染清理工作,并识别出隐藏的污染点。 研究发现,生物膜填充了沙粒间的空隙,减少了微塑料嵌入的空间。这使得微塑料颗粒难以深入沙 粒间隙,更易暴露在水流作用力下,从而更易被水流卷走。 微塑料在自然环境中甚至人体内的积累问题日益令人担忧。然而,由于影响其分布和沉积的因素众 多,预测这些无处不在的颗粒将集中在何处一直颇具挑战性,因此也影响了治理工作的效率。 研究人员说,虽然水流扰动、底床表面粗糙度等其他因素会使情况复杂化,但这项研究为实地微塑 料污染调查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视角。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期在《地球物理通讯》月刊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发现,生物膜的存 在是决定微塑料颗粒在何处积聚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些由微生物分泌的薄而黏的生物聚合物层可附着在 多种表面,包括沙质河床或海岸。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含有生物膜的沉积物中,微颗粒不容易堆 积,因为一旦落在这些区域,它们更可能被水流重新卷起并冲走。 研究人员以红树林生态系统为例指出,微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