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木版年画

Search documents
方寸纸张里的古韵新生 非遗传承人如何让剪纸年画“跨界出圈”?
Yang Shi Xin Wen Ke Hu Duan· 2025-05-02 07:33
我国是非遗大国,这些源于生活、世代相传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民族智慧的结晶。非遗的保护传承,关键在人。目前,我国已认定10万余项各级非 遗代表性项目、9万余名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畅杨杨:从流水线上走出来的剪纸传人 如今,已经实现以剪纸为生的畅杨杨,又找到了新的奋斗方向:用青年人的视角,为剪纸赋能,让非遗艺术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孟津剪纸河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畅杨杨:传统的技艺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作为一名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我希望它能够一直流传下去,在不同时 代绽放出不同的美。 孟津剪纸河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畅杨杨:在我们洛阳,剪纸被称作是"铰花",我就是想让更多人知道,剪纸它不仅仅是贴在窗户上的窗花,它是人们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和记录。它刻画了很多喜庆的场景,还有收麦子、种红薯这些农耕劳作的场景。 奶奶在村口老槐树下剪窗花的场景,是畅杨杨最深刻的儿时记忆。长大后,他跟着同村年轻人南下打工,剪纸又成了他流水线工作之余的主要消遣。2010年 一场中国年俗剪纸大赛改变了畅杨杨的命运,他的投稿不但斩获铜奖,他还由此结识了许多以剪纸技艺为生的职业剪纸人。这让畅杨杨认识到自己当作爱好 的剪纸竟是可以奋斗一生的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