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氮灭火抑爆的储能系统
icon
Search documents
首次应用无氟环保灭火材料!这项储能安全技术成果应用规模已超1GWh
文 | 科技日报 新型储能作为我国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正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保 障储能系统的安全运行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近日," 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应用安全技术 "项目顺利通过综合绩效评价。"面对新 型电力系统对储能的规模化安全应用需求,项目构建了包括 储能系统设计、性能评价、监测预 警、火灾防控 的全周期安全防控技术体系。这相当于给接入电力系统的新型储能'穿'了一层'金 钟罩'。"项目执行负责人、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网储能公司")储能科研院 副院长陈满说。 该项目由 南网储能 公司牵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消防研究所 等单位联 合完成。 为储能新技术应用把好"安全关" "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应用安全技术"项目聚焦于攻克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致灾机理不 清、故障难以诊断、事故难以预警、灭火困难且易复燃等火灾防控难题,推动锂离子电池储能规 模化安全应用。 5月下旬,在安徽省六安市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里,一场230安时钠离 子储能电池热失控试验正在共享平台上紧锣密鼓地开展。该平台是我国首个兆瓦级全尺寸电池系 ...
人民日报 | 新增装机连续3年全球第一,新型储能技术“多点开花”
文 | 人民日报 丁怡婷 具备毫秒级响应速度的飞轮储能系统,功能灵活的液冷一体式移动储能车,可提前超15分钟预报燃爆等事故的新型储能安全监测平台……在日前 举办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新型储能技术"多点开花",不少企业亮出"看家"产品。 会上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5》显示,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连续3年保持全球第一,达到43.7吉瓦/109.8吉瓦时,占全球新 增装机的约六成。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占比超56%。截至今年2月底,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已超过7500万千瓦。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高可靠、高能效、长寿命的新型储能产品和技术供给能力不断提升,锂离子电池占据装机主 导的同时,压缩空气、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重力储能、飞轮等非锂储能技术实现应用突破,技术多元化应用趋势凸显。 在展览会上,远景储能展出了8兆瓦时储能系统新品,内部由3300多颗电芯组成。"由于单颗电芯容量提升,相比市场主流的5兆瓦时储能系统, 电芯数量减少超过30%,容量提升约60%,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可降低约40%。"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介绍。 2024年,南网储能公司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