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驱动零部件
Search documents
富临精工:从汽车“心脏”跨界机器人“小脑”
Jing Ji Ri Bao· 2025-11-11 12:13
从发动机核心零部件起步,成立于1997年的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即将迈入而立之年。 经过近30年发展,富临精工成长为国内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其主要产品精密液压零部件和电磁驱动零部件等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2024年,这家并非"科班出身"的企业将技术基 富临精工展厅里,技术先进的产品比比皆是,彰显着强大的研发能力;生产线上,先进智能化数控装备高效运转,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法宝。应变于新,是富临精工既能踩准"风口"又能在行业变 创新突破 回溯过往,富临精工也曾走过模仿、突破、再模仿、再突破的"老路子"。"2000年,公司研发中心成立,那些曾经因为技术问题被'卡脖子'的难关必须跨过去。3年后,公司已形成年产500万支 王军从车间技术员干起,一路见证了企业发展。他告诉记者,"从一家小企业逐步发展成为拥有4000多名员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文化很关键,概括起来可以说是'拼搏奋斗、追求卓越'" 在富临精工的生产车间里,既能看到昂扬拼搏的"快"节奏,也能感受到追求极致细节的"慢"姿态。 减速器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关键零部件。在生产车间的传送带上,智能机械臂精准抓取零部件并完成组装,再将产品送到模拟程序进行测试。" ...
从汽车“心脏”跨界机器人“小脑”——富临精工立足技术优势延伸产业链条
Jing Ji Ri Bao· 2025-11-10 23:04
从发动机核心零部件起步,成立于1997年的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即将迈入而立之年。 "这些年,公司培养了很多人才,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人愿意留下来,与公司共同发展进步。"王军告诉 记者,"公司愿意把年轻人往上'推'。在晋升通道方面,打破'论资排辈',对表现突出的年轻员工开放管 理层竞聘。公司经营班子成员一共5人,其中一位30多岁,管理的产业资产规模约13亿元。" 经过近30年发展,富临精工成长为国内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其主要产品精密液压零部件和 电磁驱动零部件等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2024年,这家并非"科班出身"的企业将技术基因"植入"智能 机器人"小脑",实现产业链延伸,成为四川省绵阳市人工智能产业链上的新兴力量。 富临精工展厅里,技术先进的产品比比皆是,彰显着强大的研发能力;生产线上,先进智能化数控装备 高效运转,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法宝。应变于新,是富临精工既能踩准"风口"又能在行业变迁中勇立潮 头的秘诀。 创新突破 回溯过往,富临精工也曾走过模仿、突破、再模仿、再突破的"老路子"。"2000年,公司研发中心成 立,那些曾经因为技术问题被'卡脖子'的难关必须跨过去。3年后,公司已形成年产500万支 ...
从汽车“心脏”跨界机器人“小脑” ——富临精工立足技术优势延伸产业链条
Jing Ji Ri Bao· 2025-11-10 22:02
富临精工展厅里,技术先进的产品比比皆是,彰显着强大的研发能力;生产线上,先进智能化数控装备 高效运转,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法宝。应变于新,是富临精工既能踩准"风口"又能在行业变迁中勇立潮 头的秘诀。 创新突破 回溯过往,富临精工也曾走过模仿、突破、再模仿、再突破的"老路子"。"2000年,公司研发中心成 立,那些曾经因为技术问题被'卡脖子'的难关必须跨过去。3年后,公司已形成年产500万支挺柱能力, 摇臂、张紧器项目实现立项开发。"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说。 王军从车间技术员干起,一路见证了企业发展。他告诉记者,"从一家小企业逐步发展成为拥有4000多 名员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文化很关键,概括起来可以说是'拼搏奋斗、追求卓越'"。 在富临精工的生产车间里,既能看到昂扬拼搏的"快"节奏,也能感受到追求极致细节的"慢"姿态。 作为富临精工旗下聚焦汽车热管理系统生产及机电一体化的子公司,"忙碌"是四川芯智热控技术有限公 司生产车间的常态。"订单源源不断,生产线一直开足马力运转。"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兼项目总监吴欢 说,今年前8个月,公司实现产值4.5亿元,同比增长23%。 秦袁红和团队在减速器车间从事返修工 ...
从汽车“心脏”跨界机器人“小脑”
Jing Ji Ri Bao· 2025-11-10 22:02
从发动机核心零部件起步,成立于1997年的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即将迈入而立之年。 经过近30年发展,富临精工成长为国内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其主要产品精密液压零部件和 电磁驱动零部件等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2024年,这家并非"科班出身"的企业将技术基因"植入"智能 机器人"小脑",实现产业链延伸,成为四川省绵阳市人工智能产业链上的新兴力量。 富临精工展厅里,技术先进的产品比比皆是,彰显着强大的研发能力;生产线上,先进智能化数控装备 高效运转,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法宝。应变于新,是富临精工既能踩准"风口"又能在行业变迁中勇立潮 头的秘诀。 创新突破 回溯过往,富临精工也曾走过模仿、突破、再模仿、再突破的"老路子"。"2000年,公司研发中心成 立,那些曾经因为技术问题被'卡脖子'的难关必须跨过去。3年后,公司已形成年产500万支挺柱能力, 摇臂、张紧器项目实现立项开发。"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说。 王军从车间技术员干起,一路见证了企业发展。他告诉记者,"从一家小企业逐步发展成为拥有4000多 名员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文化很关键,概括起来可以说是'拼搏奋斗、追求卓越'"。 在富临精工的生产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