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碘掺杂硫化物电解质
icon
Search documents
国内固态电池关键突破:碘掺杂构筑动态界面,实现“无压力”运行
高工锂电· 2025-10-09 11:23
倒计时40天 2025(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 暨十五周年庆典&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 本研究提出了 " 动态自适应界面( Dynamic Adaptive Interphase, DAI ) " 策略 。 核心机制 为 颠覆了传统电解质中阴离子 " 固定不动 " , 通过材料设计,让阴离子(如 I⁻ )在电场驱动下具备可控的迁移能力。 在锂剥离过程中,这些可迁移的阴离子会运动至界面,与锂离子结合,原位形成一层动态、致密且稳定的界面层(如富 LiI 层)。 研究团队形象地将其比喻为 " 章鱼触手 " ,强调其动态自适应的独特作用。该界面层能像 " 章鱼触手 " 一样,主动填充因锂体积变化产生的孔 隙,实时维持紧密的界面接触,从而摆脱了对高外部压力的依赖。 为何 选择碘掺杂硫化物电解质? 为了验证 DAI 策略的可行性,研究团队通过高通量计算筛选,发现碘离子( I⁻ )是具有合适迁移能力的候选阴离子。他们选择了 Li₃.₂PS₄I₀.₂ (碘掺杂硫化物电解质)作为实现和验证 DAI 概念的模型体系。 实验数据证明了该策略的成功: 主办单位: 高工锂电、高工产研(GGII) 协办单位: 卡洛维德 总冠名: 海目星激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