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奏鸣曲

Search documents
挖掘艺术教育的“深度趣味”(金台随笔)
Ren Min Ri Bao· 2025-08-24 22:40
这句话暗含了一个普遍的误解:既然只是培养气质,那么孩子学得浅一点、玩一玩就好,不必刻苦投 入。于是,我们在不少孩子学习艺术的轨迹中,看见了一种"轻量化"的学习模式:学会几个好看的动 作,背几首曲子,画几幅小画,拍漂亮照片时洋洋得意,遇到难处和挑战便急急收场。真正能够培养气 质的,绝非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学习。 的确,艺术与玩有类似之处——创造性、愉悦性、开放性并存。爱因斯坦曾回忆自己13岁时因莫扎特奏 鸣曲而真正开始学习音乐,并坦言自己经常在音乐中思考,在音乐中度过白日梦,透过音乐看自己的生 活。这位科学巨匠从小学习小提琴,甚至在物理研究遇到瓶颈时,会通过演奏莫扎特的奏鸣曲寻求灵 感。他的科学突破与艺术修养的深度交融,恰恰是"玩"到极致的生动注脚。 但学习艺术是在趣味中不懈探索、在挑战里收获成就。这种苦尽甘来、甘苦并存,甚至以苦为乐的过 程,恰恰是艺术高于玩的"深度趣味"。教学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有的孩子因迷恋舞台光芒而来,却在 一次次排练中,逐渐发现动作的难度、身体的极限与节奏的微妙变化带来的无限可能。事实上,孩子们 在艺术学习中获得的,远不止技术和表现力本身。长期持续的练习,让他们学会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 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