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循环治理模式

Search documents
渔民变身“海洋美容师” 让大海重归蔚蓝
Yang Shi Wang· 2025-08-13 23:30
央视网消息:海洋塑料污染是全球性难题,如何破解收集难、处置难、监管难?浙江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产业协同+公众参与"的联动机制,创 新推出"蓝色循环"模式,让渔民从"海洋索取者"变成"海洋守护者"。2023年,这一模式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它如何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记者深 入浙江台州大陈岛,探访这场"蓝色革命"的生动实践。 距离浙江台州市区52公里的大陈岛是国家一级渔港,也是旅游胜地。清晨,大陈岛的薄雾还未散尽,61岁的黄海滨已和伙伴们驾船出海,在起伏的浪涛 中,开始了"海洋美容师"的一天,而这正是"蓝色循环"项目带来的新营生,他和搭档们已经干了好几年。 从"污染之痛"到"治理之变" 台州700公里海岸线曾饱受垃圾困扰,每一艘渔船年均产生或打捞500公斤海洋塑料废弃物,岸滩腥臭难闻,岛上十多名环卫工力不从心。小岛远离陆地, 垃圾外运成本高昂,治理陷入僵局。如何让渔民主动带回海上垃圾,并确保岸滩垃圾有人清理?2019年,浙江省政府尝试在机制上有所突破,和浙江蓝景 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出"蓝色循环"治理模式,让垃圾变财富。 "生态账"也是"民心账" 当地政府以"高价回收+公益岗位"双轮驱动,吸引岛上几十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