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新M7 Ultra

Search documents
为了造好一台车,车企能有多较真?
晚点LatePost· 2024-07-18 14:15
过去的试卷,怎么考得住未来的车。 在 "惯坏" 用户的同时,新能源车企也给自己出了难题。 现在的中国消费者,对汽车愈加多元的诉求,已经超越了交通工具本身。在全家出游时,他们希望车能够 变成舒适的沙发,还要以各种姿势看电视;在节假日中,他们希望能够一箱油跑两千公里,偶尔要去沙漠 穿越;在暴雪天里,他们希望四驱够稳、空调够热、续航够扎实;在暴雨天里,他们希望自己的车能更安 全行驶甚至规避风险。 多元的需求自然带出了更多的未知场景。在一些极端的场景中,车辆是否能够满足最基本的安全性和可靠 性,其实并没有权威的 "考试标准"。因为,车企们在燃油车时代建立的标准,未必能够完全适用于现在的 新能源汽车。 相较于燃油车而言,新能源汽车马力大、加速快、整备质量也更大,在很多极端场景下对轮胎和刹车系统 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为了满足多元需求,今天的车内需要加装更多的硬件与软件,各系统之间的稳定性 同样需要关注。但更大的差异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更 "娇贵"——25℃,是它较为合适的工作温 度。极寒和高温,都会让动力电池处于 "罢工" 的边缘。 但用户根本不管你 "娇贵" 与否。当你宣传自己的车耐极寒和高温时,一定会有用户把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