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文旅融合
icon
Search documents
南沟村:圪梁梁上“绣”新景
Shan Xi Ri Bao· 2025-04-28 22:52
景色秀丽、绿意盎然的南沟村(资料照片)。 在矮化密植苹果栽培示范园,村民们拉来了一车车羊粪,为果树施足优质肥料。乡亲们齐心协力,疏枝、防 虫,为丰收下足功夫。 我的心里话 在生态景区,农文旅项目推陈出新,融合红色研学、农耕文化、观光展演,让游客体验别样的陕北风情、汲 取奋进的精神力量。 南沟村党支部书记 张润生 ……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村看望乡亲们,对我们是巨大的鼓舞。我们村正更新果园品种,巩固提升特色产业发 展成果;完善基础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配套,助力景区提质升级;挖掘利用红色资源,丰富景区文化内涵,促进 农文旅融合。党员干部和群众干劲很足。我们将牢记嘱托、踔厉奋发,进一步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扎实有序做好 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把群众的事一件一件办好。 春日的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山川秀美,生机勃发。 2022年10月26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沟村。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 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 火。 谆谆嘱托,言犹在耳。 南沟村的乡亲们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着力完善基础设施 ...
“中国雪梨之乡”金川:一颗雪梨串起亿元级产业链
清甜的雪梨也"变身"多元产品。近年来,金川创新研发推出雪梨膏、雪梨饮料、雪梨酒等20余种系列产 品,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李应军说,雪梨"小产品"做成助农增收的"大产业",雪梨树更成为民众的 致富树、幸福树,有力推动乡村振兴。 为让雪梨产业发展更上层楼,当地长期与四川省农科院合作,推广运用绿色生物病虫害防控技术,建成 优质绿色生产基地8900亩,并推进雪梨树矮化密植、高截换优,建成1500亩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5000 亩物联网产业基地。金川还全面实施"雪梨优质工程",引进翠冠、新西兰红梨等18个新品种试验示范, 特色品种"金雪梨3号、早白密梨"荣获第二届"中华好梨"银奖。 平均每位民众"拥有"19棵梨树,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原生态高海拔雪梨种植区,雪梨产业年产值突破 4.2亿元……在被誉为"中国雪梨之乡"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一颗雪梨如何串起亿元级 产业链? 24日在成都举办的"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金川专场上,金川县人 民政府副县长李应军对上述问题进行解读。"金川现有雪梨4.2万亩、110万余株。"李应军表示,金川雪 梨曾为皇室贡果,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该县正 ...
春管向“新”而行满满“科技范儿” 农文旅融合成为乡村振兴强引擎
Yang Shi Wang· 2025-04-28 07:03
央视网消息:春来农事忙。眼下,河南8500万亩小麦逐渐进入扬花灌浆期。在商丘,当地农技人员抢抓农时,指导种植户做好"一喷三 防",保障夏粮稳产增收。 在河南商丘市梁园区的一处高标准农田,刚刚进入扬花期的小麦长势喜人,几名飞手正操作着植保无人机在麦田上空作业。 由于小麦的扬花期时间比较短,相关部门派出多个农业服务队同时开展飞防作业。种植户刘志平有1200亩小麦,农技人员免费指导他进行 飞防作业,不仅效果好,还省了不少成本。 记者来到了从江县的加榜梯田,这里主要生活的是苗族同胞。"开秧门"是从江县加榜乡水稻种植地区传承了千百年的农耕习俗,"开秧 门"也叫"开秧节",就是告诉大家可以开始撒谷种、育秧苗了。 在"开秧门"农耕仪式上,600多名村民身着少数民族服装,大家在梯田里唱起赞美家乡、展现劳动场景的民歌,寄托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的美好祝愿。 目前,河南全省超90%的小麦已完成"一喷三防"。信阳、南阳、驻马店、周口等地已在统筹开展抗旱浇麦和第二遍喷防作业。 贵州从江:万亩梯田"开秧门" 农文旅融合引客来 在贵州黔东南州从江县,加榜梯田进入到春耕时节。梯田蓄水,村民犁田,呈现出一幅春耕画卷。这两天,当地的"开秧门"农 ...
“沉睡”山村蝶变引客来 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引擎”
Yang Shi Wang· 2025-04-28 02:36
2014年,松庄村成为国家第3批传统村落,逐渐被人们所熟知。村庄有了流量,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到村里创业。当然,松庄村 能带来的惊喜还有更多。在村子的拐角、巷子的尽头、屋顶的瓦砾上......游客们在不经意间都能偶遇艺术的点缀。浙江松阳县松庄 村"新村民" 孙培介绍:"这个作品叫《别在缝隙里的信》,就是这些夯土墙的缝隙,一位学文物修复的女孩在这做的作品,这里有一 幅小画。在村里就不用太高调,可能就是不经意的发现哪里藏着一个这样的作品,会更有趣一点。" 上海人孙培是最早到村里的年轻人之一。几年前,当她沉浸到这座村庄时,感受到的不仅是这里自然风光和建筑美学,还有原住 民生活的烟火气。用打动自己的事物,来打动更多的人。孙培邀请艺术家、设计师来到乡村,与村民一起搞起了艺术创作。孙培 说:"这位奶奶叫叶金娟,村里家家家户户都会养鸭、养鹅。我们说用手掌试试,看能不能把鸭和鹅都画出来,教会她用笔,把嘴巴 和眼睛画上去,这些也是奶奶的作品。" 央视网消息:浙江省松阳县有80多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这些镶嵌在大山深处的古村落,以完整的建筑风貌和独特的山水格局,被 称为"江南最后一个秘境"。《乡村四月春正好》走进松庄村,在这里,村民、 ...
徐州铜山区:农文旅融合发展正当时
Huan Qiu Wang· 2025-04-28 02:03
来源:环球网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小长假,我们都做了充足的准备,相信能为游客提供满意的度假体验。"距离"五 一"假期还有一周时间,位于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紫山艺术村的各家民宿、景点都已经进入到了"临 战"状态,左岸渔歌的负责人马小林表示,他期待这个假期游客"爆棚"。 近年来,徐州铜山区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势头强劲,以创新姿态融合文化与旅游,通过深挖资源、打造 项目、提升服务,书写着文旅融合的崭新篇章。 紫山艺术村:非遗赋能下的农文旅发展新样本 紫山艺术村位于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中心,东临汉王水库与拔剑泉景区,通过改造56处村民闲置院落, 打造出了包括春泥陶艺空间、徐杰非遗艺术馆、清月小院等在内的43个特色空间,常态化举办"香约紫 山"艺术嘉年华、非遗市集等活动,2024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超四万人次,旅游收入破百万,成为徐州 市农文旅融合发展和城乡联动的文旅发展新模式。 伊庄茶博园:茶香绘就农文旅发展新图景 徐州铜山区伊庄镇茶博园位于吕梁风景区核心区,占地约3000亩,是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农文旅示 范区。园区依托吕梁山水生态资源,围绕"茶产业+文旅体验"融合发展,打造了集茶叶种植、加工体 验、文化展示、研学教育、 ...
淄川区“酱心”发力农文旅融合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4-27 13:0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樊伟宏通讯员董桥孙方谏 "花椒酱、香椿酱已成为我们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带动了周边农户实现增收致富。"张芳表示。 据了解,近年来,作为淄博市水源地的太河镇大力发展种植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进种植业提 质增效,鼓励发展观光采摘、苗木培育、农耕体验等生态休闲农业,借助良好的生态优势和气候条件, 精心培育地方品牌,大幅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拉长旅游产业链条,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未来,太河镇将进一步挖掘特色农产品潜力,推动酱料产业与乡村旅游、文化体验深度融合,让'小酱 料'释放'大能量',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太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太河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起初,这些酱料仅在当地集市、民俗活动中零星售卖,是村民餐桌上 的"小众美味"。随着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兴起,太河镇酱料的独特魅力被越来越多人发现。 "第一次吃就被征服!花椒酱的香味太上头""香椿酱拌面简直是神仙吃法"……网友们的好评如潮,让太 河镇酱料迅速"破圈"。 "太河花椒酱之所以被消费者喜爱,是因为食材独一无二,我们当地特产的香花椒,口味独特,香味浓 郁而没有很冲的味道。"淄川区五玥食品加工厂企业经理张芳介绍说,作为太河 ...
以赛为窗 “村BA”点亮农文旅融合致富路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Yang Shi Wang· 2025-04-27 09:00
央视网消息:最近,2025年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正在全国多地火热进行。在贵州台盘村,由村民们组成的参赛队员们在村BA的赛场 上,在锣鼓声中开赛,激情与汗水碰撞,上演着一场场精彩对决。 "咚咚锵!"日头刚偏西,"思州战鼓"震得群山响,1万多名球迷早已把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的"村BA"球场围得水泄不通,篮球场 边人声鼎沸,环形观众席更是座无虚席。灯光如昼的篮球场上,正在进行的是贵州省内的两支队伍,雷山县望丰乡代表队与黎平县尚重镇代表 队的巅峰对决。球员们积极拼抢,场下的球迷为他们的精彩表现敲锣打鼓、呐喊助威。 "村BA"不仅是篮球爱好者拼搏的"战场",也是展示民族文化的"舞台"。每逢中场休息,苗家姑娘便戴着闪耀的银饰迈入球场,各类民俗 表演轮番上演。 因一个球改变的一个小山村 今年已经是"村BA"火爆出圈的第三个年头。如今,这里村村有球队,月月有赛事,人人是球迷。比赛在山村进行,队员都是周边的村 民,奖品也都是各种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可谓"村味儿"十足。 赛场上,篮球的击地声与欢呼声交织;赛场外,这场始于乡野的民间篮球赛事正将体育带来的"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量。迈 出"村BA"球场,沿着石板路,焕然一 ...
临朐大樱桃产值破35亿,三大举措赋能“中国大棚樱桃第一县”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4-23 03:33
本次活动为期三天。4月25日,组织与会人员对全县樱桃产业进行现场观摩,同步举办2025年"山东农技 杯"大樱桃品鉴暨种植技能竞赛;26日,举办2025年"山东农技杯"樱桃大赛暨潍坊临朐大樱桃基地直采 行开幕式、樱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训会、山东大樱桃优品展示;26日—27日,联合县企业发展促进会举 办"我为企业组主场、我为企业找订单"暨第五届山珍优品博览会等农品促消费活动。 以赛提"质"。本届大赛立足品质高度,构建"科技检测+人文品鉴"双维评价体系。由国内权威果树专家 组成评审团,公证处全程公证,聚焦"可溶性固形物、果径、色泽、口感"等核心指标,采用仪器检测与 双盲感官测评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评选过程科学透明。特别设立金奖、优质奖及"全省樱桃产业种植能 手"称号,为樱桃产业发展树立品质坐标轴。赛后,组织获奖优品在临朐国际会展中心广场巡展,打造 沉浸式品鉴空间,既增强消费认知度,又为种植户搭建"可触摸"的品质提升样板,形成"标杆引领—技 术共享"的产业升级闭环。 以采促"销"。活动期间,在临朐国际会展中心搭建"我为企业组主场、我为企业找订单"农品促消费平 台,首次系统整合大樱桃设施设备、苗木、农资、宠物食品等品类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