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

Search documents
走进辽宁考古博物馆,感受古老文明魅力
Xin Hua Wang· 2025-05-19 01:15
新华社沈阳5月17日电(记者赵洪南)让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不再沉睡于仓库,而是让更多人看见。国际博物馆日前夕,记者走进辽宁考古博 物馆,与那些曾深藏库房的出土文物,开启一场近距离的"对话"。 这座隶属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博物馆,是东北地区首家以考古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由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旧办公楼改造 而成。 展厅内,辽宁省内各个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玻璃展柜中,一件马鞍桥山遗址出土的"石雕跽坐人像"借助全息数 字技术进行着360度展示,这件高不足3厘米的"石雕跽坐人像"双膝弯曲,臀部坐在脚踝上。 辽宁考古博物馆馆长李霞说,马鞍桥山遗址位于朝阳市建平县,是一处红山文化早期遗址。2019年至2024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此进 行了连续五年的考古发掘工作。如今,这件遗址内出土的珍贵文物在此展出,可以让公众及时了解红山文化的最新考古发掘情况。 为了让红山文化不那么晦涩难懂,博物馆还开设了以红山人为主题的展览。在这里,观众可以了解到"红山人长什么样""红山人寿命有多 长""红山人患有什么疾病"等内容。为了让观众了解这些隐藏在文物里的信息,策展人通过拟人化叙事,将红山文化转化为生动故 ...
内蒙古元宝山积石冢:这种级别的红山墓葬,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访谈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5-12 00:53
玉猪龙 党郁供图 (原标题:内蒙古元宝山积石冢:这种级别的红山墓葬,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访谈) 作者安富建 2024 年 7 月 22 日,上午五点,内蒙古敖汉旗元宝山。 天蒙蒙亮。党郁和几位同事驱车赶到工地,直奔一座墓而去。正式发掘以来,起早贪黑干了一个多月, 没有见到这么大规模的墓葬。这一天谜底即将揭晓,所有人都怀着一丝兴奋和期待。 党郁,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元宝山积石冢考古领队。元宝山积石冢,位于内蒙古赤 峰市敖汉旗下洼镇八旗村北 1.5 公里处。所谓"积石冢",主要指用石头堆筑的墓葬,是红山文化特有的 现象,接近后世的"陵园",可能埋着红山贵族。红山文化,分布在辽宁、河北两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三 地,延续发展主要时期距今 6500~5000 年。 几个月前,因元宝山积石冢发生盗墓,院里派党郁负责做抢救性发掘。当时,她正在敖汉旗负责另一处 考古工地,也是紧锣密鼓在赶,突然加塞的临时任务有些棘手。原本设想短期了结,没想到元宝山积石 冢并不简单,摊子越铺越大。两个工地相距一个小时车程,人手少,两头跑,平日互相支应。今天是两 班人马的一次"大会战"。 发掘大墓这一天,所有人起了个大早来了,早饭也没 ...
红山文化与古史传说
Xin Hua Wang· 2025-04-28 02:04
2023年12月,"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工程成果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 文物局局长李群郑重向社会宣布:"距今5800年前,以西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为代表,中华文明进入 古国时代。"信息发布后,立即引发全世界各方关注。从此以后,长城之外的辽宁,绝不再是古代文化 的"蛮荒之地",而一跃成为向中华文化大树提供滋养的主根脉、直根系。兴奋之余,我们却不无遗憾地 发现,由于古代没有考古证据,许多古史传说只能关联附加到黄河、长江流域等。现在,我们已经有了 确凿的考古证据,若要使红山文化这个主根脉充实鲜活起来,必不可少地需要我们的专家做更多的扎实 工作,把日益丰富的考古成果与积累悠久的五帝传说等,自觉地打通阐释。 这项工作做好了,无论是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还是对于激活相关区域的文旅资源,都有 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刘慧晏) 虽是耄耋之年,郭大顺对于红山文化研究殚思极虑,不断深化。此前,参加红山文化研究院挂牌仪 式,闲谈时,他即兴说及,当年考古命名玉猪龙有些急,如果命名为玉熊龙,可能与有熊氏黄帝文化更 吻合些。片言只语,意蕴深长。而有意味的是,经考古调查发掘,红山文化遗址也主要集中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