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用大模型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从技术“秀场”到产业“竞技场” 数字创新乘风而上
Ren Min Wang· 2025-05-04 01:48
在生成式AI和通用大模型"肩膀"之上,一个个"数字+"赛道破土而出,搞技术,也拼"嗅觉"、比"脑洞"。数字+医学,智能医导大模型斩获人工智能赛道一等 奖;数字+文旅,带来旅游景区、文物保护、非遗活化利用全面升级;数字+金融,金融服务边界一扩再扩,让实体经济、行业生态能乘风而上…… 背靠大树"乘凉",依托自有数据库,高校创新在细分领域中做文章,扎进垂类"蓝海"做突破。从实际问题出发,企业以跨界合作生成成熟方案,以技术融合 催生新质生产力。 参加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青少年AI机器人赛道决赛的小选手。人民网记者 焦艳摄 技术日新月异,创造服务民生。浙江旅游风险多模态智能管控项目为15000多个文旅主体实时赋码,以小时级更新,让安全隐患无处遁形;贵州大学团队开 发的"法管家"大模型,几秒内便可一键生成法条解读和维权建议书,累计服务用户超过10万人;甘肃庆阳油菜花田上空,毫米级精度的无人机群精准避障、 快速换药、均匀喷洒,演绎智能化、精准化、无人化的植保新路径…… 今年,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历时4个月,设置数字文旅、数字城市、低空经济、青少年AI机器人等11个赛道,吸引了3万余名选手参与角逐。在这场一年一度 的创新盛典 ...
当大模型 “吞噬” 垂类应用,教育 AI 如何成为例外?
晚点LatePost· 2025-04-16 15:37
通用大模型难以满足教育的复杂需求,给了教育 AI 落地的机会。今年 3 月国外知名投资机构 A16Z 发布了全球最赚钱的前 50 个 AI 应用收入,数学解题、语言学习的应用贡献了前 50 总收入的 8%。 这些学习类 AI 的底层依然是通用大模型,但它们找到了刚需场景,提供了比通用大模型更好的解决 方案。当底层模型趋同时,安全专业的服务、对垂直场景的深度理解,才是留存用户的关键。 抢滩教育 AI,猿辅导这次赌对了吗? AI 正以迅猛的速度追赶人类智力。当大模型在越来越多垂直领域上持续进步,创业公司们还有生存空 间吗? AI 应用创业公司最近一次感到恐慌,来自 GPT-4o 文生图功能的更新,其生成的吉卜力风格图片刷爆 社交媒体,效果超过 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Gemini 等对手。"复杂工程化注定会被模型碾 碎",资深产品设计师 "歸藏" 说,"如今都被一个简单对话界面所取代。" 在猿辅导集团副总裁王向东看来,大模型吞噬垂类应用的事情,在教育行业不会发生。 他认为文生图的需求简单、标准化,而教育需求极度复杂且非标。中小学生的需求包括作业检查、知 识讲解、错题总结、心理陪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