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文交流
icon
Search documents
第18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日本赛区决赛在东京举行
Xin Hua Wang· 2025-06-18 07:05
新华网东京6月18日电(记者胡晓格)第18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日本赛区决赛近日在东 京举行,来自日本各地的10名参赛选手同台竞技,讲述了他们学习中文的历程以及对中国的理解。 在才艺表演环节,参赛选手展示了中国武术、太极拳、空竹、《茉莉花》长笛演奏等精彩节目,赢 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在致辞中说,"汉语桥"在日本推广20多年来,已成为中日人文交流的品牌项 目。去年底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会议达成10项共识,提出要支持两国青少年学习对方语言文 化,增进彼此了解认知,希望日本青少年以此为契机,打好中文基础,赴华交流学习,为中日友好交流 贡献力量。希望大家以汉语为桥,做中华文化的理解者、中日友好的推动者、文明互鉴的践行者。 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宇都宫德一郎勉励参赛选手不断提升中文水平,增加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为日中 友好贡献力量。 比赛由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主办,日中友好协会承办,分为主题演讲、知识问答和才艺展示三个环 节。经过激烈角逐,来自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附属中学的上田优奈最终摘得桂冠,并将代表日本赛区参 加在中国举办的"汉语桥"全球总决赛。 在演讲环节,上田优奈以"追梦中文,不负韶华 ...
记者手记丨伏尔加格勒:英雄之城的坚韧与新生
Xin Hua She· 2025-06-14 05:44
记者手记丨伏尔加格勒:英雄之城的坚韧与新生 新华社记者黄河 俄罗斯南部的伏尔加格勒始建于16世纪,曾名察里津,后称斯大林格勒,最终定名伏尔加格勒。时值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记者来到这片浸染过鲜血的土地,试图触摸硝烟弥漫的历史,感受它在废 墟中淬炼出的坚韧与新生。 此行第一站,便是马马耶夫山岗。飞机降落伏尔加格勒,"斯大林格勒国际机场"的字样令人瞬间穿越时 空。驶往市中心的公路上,马马耶夫山岗之巅,"祖国母亲在召唤"雕像早早映入眼帘。这尊高达85米、 重8000吨的雕像将萨莫色雷斯胜利女神与苏联宣传画中的母亲形象融为一体,衣裙翻飞,利剑直指苍 穹,仿佛正在召唤身后万千儿女继续奋勇向前。 沿着阶梯向上攀登,两侧废墟墙上"死战到底""绝不后退"的字样震撼人心。讲解员说,在持续约200个 昼夜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这处俯瞰全城的战略高地被反复争夺了135天,土地几乎被鲜血染红。在雕 像脚下的军人荣耀大厅里,一尊巨大的手擎火炬石雕引人注目,"永恒之火"在火炬顶端跳动,纪念着为 国捐躯的烈士。7200个名字镌刻在环形墙壁上,穹顶的铭文是这些烈士共同的心声:"我们都是普通 人,很少有人幸免,但在祖国母亲面前,我们都 ...
刘建超访问挪威并出席第二十二届奥斯陆论坛
news flash· 2025-06-12 11:08
6月10日至12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率中共代表团访问挪威并出席第二十二届奥斯陆论 坛。其间,分别同挪威工党主席、首相斯特勒,外交大臣艾德等会见交流。双方表示,要共同落实好两 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强党际交流对话,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促进经贸、海洋海事、绿色转型 等领域合作,扩大人文交流,密切国际地区事务沟通协调,推动中挪关系取得更大发展。出席论坛期 间,刘建超在"中国专场"发表演讲,阐述中国内外政策,并同与会各国代表广泛深入交流。(新华社) ...
王毅就推动中非合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中方五点倡议
news flash· 2025-06-11 06:34
2025年6月11日,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在湖南长沙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 交部长王毅在出席开幕式时表示,中国和非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 陆,是全球南方的中坚力量。国际形势越是变乱交织,中非越要团结自强,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积 极引领时代前进方向,以中非关系的稳定性和坚韧性应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王毅代表中方就推动中 非合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五点倡议。 三是坚持互利共赢,做全球发展合作的同行者。习近平主席强调,现代化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国都 不能掉队。我们呼吁国际社会高度重视非洲面临的发展挑战,切实增加而非大幅削减对非发展援助。中 国将加快落实"十大伙伴行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施好支持非洲工业化倡议、助力非洲农业现 代化计划和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计划,推动中非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是坚持公道正义,做国际公正秩序的捍卫者。我们要继续加强国际事务协调配合,共同反对强权霸凌 行径,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方将继续坚定支持非洲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 用,纠正非洲遭受的历史不公,提升非洲在多边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今年二十国集团峰会将 首 ...
一列促进民心相通的丝路快车
Xi An Ri Bao· 2025-06-09 03:16
今年是哈萨克斯坦"中国旅游年"。为促进中哈两国人文交流,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互联互通,5月29日, 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西安-阿拉木图段)首发列车从西安站始发。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境,于哈 萨克斯坦时间5月31日晚抵达阿拉木图。 这列"丝路快车"超越了传统位移功能,成为一座移动的文化客厅——运行期间,列车每天分时段举行中 医展示体验、传统文化知识讲座、非遗展示体验及书画现场创作、戏曲表演等活动,让大家以"慢旅行"方式 深度体验沿线自然风光和各地人文风情。专列抵达阿拉木图后,开展了主题为"人文专列·携手同行"的系列人 文旅游交流活动,活动不仅向哈方展示了中国的非遗、书法、中医等传统文化,也让参与者感受了哈萨克斯 坦的异域风情,并从不同领域深化了西安与阿拉木图的交流合作。 "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看到了城墙,意味着我们回家了。北京时间6月7日18时30分,伴 随着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西安-阿拉木图段)缓缓驶入西安站,这场以丝路为媒,火车为桥,促进 人文相亲、文化相融、民心相通,跨越3600公里的丝路旅程圆满结束。 在专列抵达前夕,记者采访了跟随专列出行的俄裔中国油画家晏子,她表示收获特别 ...
新华视点|多元交流共筑丝路情!首趟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运行记
Xin Hua She· 2025-06-08 01:35
当地时间6月5日上午8:20,Y30次列车缓缓驶出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2站,一路向东开往陕西西安,标志着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西安 -阿拉木图段)行程告一段落。 这一成果的落地实施,源于2023年举办的中国-中亚峰会。当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办,会上提出"开行面向中亚的人文旅游专 列",并将"研究共同制定中国-中亚旅游线路的可能性"纳入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 专列车身采用"丝路金桥"主题涂装,车内装饰融入大雁塔、古城墙、钟楼等西安地标以及哈萨克斯坦地标性建筑等元素。此外,专列上的文化 活动也格外丰富。车厢内每日安排中医养生、手工制作、书画创作等文化交流活动,沿途还开展了合唱、民乐演奏等文化展演,让列车成 为"流动的文化交流长廊"。 北京时间5月31日20点45分,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西安-阿拉木图段)抵达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方面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6月1日,"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首发开行欢迎仪式暨西安-阿拉木图人文旅游交流周开幕式"在阿拉木图举行。活动现场,覆盖文旅、 交通、体育、经贸、医疗等全方位立体深度合作备忘录集中签约落地。 人文交流集市6月2日在阿拉木图市中心的 ...
马耳他举行2025年中小学生“汉语桥”比赛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06 02:02
中学生组的参赛者们通过书法、绘画、钢琴演奏、舞狮、舞龙和唱歌等多样才艺,为比赛增添了时 代气息,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小学组选手则以小提琴演奏、唱歌和绘画等形式展现了他们的 才华。 人民网罗马6月5日电 (记者谢亚宏)近日,由中国驻马耳他大使馆主办、马耳他教育部及马耳他 大学孔子学院承办的第18届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及第5届世界小学生中文秀马耳他赛区在马耳他哈姆纶 市举行。来自全马耳他各地中小学11名选手同台竞技,用中文表达和中华才艺,展现了对中国语言与文 化的热爱。 最终,中学组的冠军由15岁的卢卡·纳乌迪获得,小学生组的冠军则是11岁的伯纳德·维拉。 在此次"汉语桥"比赛中,中学生组以"追梦中文,不负韶华"为主题,而小学生组则围绕"快乐中 文"展开。比赛通过主题演讲和才艺展示等环节,全面考察了选手的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 中国驻马耳他大使馆代办彭熠军在出席比赛开幕式时致辞说,随着中马关系的不断深化,复合型双 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在这个背景下,"汉语桥"比赛不仅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更是增 进相互理解、结交友谊的重要平台。我希望各位选手能够把握这次比赛的契机,深入学习中文,成为中 马"友谊的小 ...
“东盟青年作家中国行”共谱人文交流华章
Guang Xi Ri Bao· 2025-06-01 01:14
5月24日至30日,第二届"东盟青年作家中国行"活动在广西、广东两地举行。来自9个东盟国家及中 国各地的46位作家、诗人、翻译家展开了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之旅,共同谱写了"美美与共"的人文画 卷,为区域文明互鉴注入新活力。 本次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和广西作家协会、广东作家协会联合主办。青年作家们从南宁集结 出发,一路走过钦州、佛山、东莞、广州,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体会"两国双园"的创新脉动,在平陆运 河工程建设现场感受世纪工程的壮阔气象,在佛山的古建亭台间解码岭南建筑密码,在东莞"中国作家 第一村"对话扎根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文学创作者……为期7天的行程里,共举办了20余场次的文学和参 访活动,青年作家们结下了深厚的文学情谊。 "这次中国行不仅让我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有机会了解到周边其他国家的文学和作家,一 路上大家收获了知识与友谊。虽然彼此语言不同,但人文精神相通,这段旅程将成为我创作生涯中珍贵 的灵感源泉。作为青年作家,我们应该积极成为人文交流和文学创作的先锋者,共同用笔墨书写精彩的 文明对话篇章。"越南作家阮仲胜说。 据悉,近年来,我区有关部门承办了"中国·湄公河国家文学论坛""东盟青年作家中国行" ...
首列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开行
news flash· 2025-05-29 23:26
今年是哈萨克斯坦"中国旅游年",为促进中哈两国人文交流,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互联互通,昨天,中 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西安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段首发列车从西安站始发。29日上午,Y29次列 车从西安火车站驶出,一路向西开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标志着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首次 在西安—阿拉木图段开行。专列将途经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区,从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预计于5月31 日抵达阿拉木图。(央视新闻) ...
美将撤销中国学生签证,外交部: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交涉
Huan Qiu Shi Bao· 2025-05-29 23:07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冯亚仁 环球时报记者 白云怡 张晗】美国国务院28日发表声明称,将与国土 安全部合作,"积极撤销"中国学生的签证,包括那些"与中国共产党有关联或在关键领域学习的学 生"。"美方以意识形态和国家安全为借口,无理取消中国留学生签证,严重损害中国留学生的合法权 益,干扰两国正常人文交流。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交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9日在例行 记者会上表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2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相关问题时表示,美方这一政治性、歧视性做法,戳 穿了美国一贯标榜的所谓自由开放的谎言,只会进一步损害美国自身国际形象和国家信誉。 美媒称,这项缺乏明确细节的命令势必会加剧大约27.5万名在美中国学生的不安,也会引发依赖这些学 生研究能力和经济支持的教授及大学管理人员的担忧。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几十年 来,美国大学吸引了众多中国顶尖人才。在美中国学生人数在2019—2020学年达到峰值37.2万多人。然 而,随着新冠疫情和两国之间的摩擦,这一数字在2023—2024学年下降至27万多人。 在宣布撤销中国留学生签证的前一天,鲁比奥下令美国驻世界各地的大使馆停止安排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