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族文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广西烟火 | 天上街市五彩霞
Guang Xi Ri Bao· 2025-05-11 03:10
各族群众在"天上的街市"逛圩场。 4月27日,山坳间的晨雾被第一缕阳光揉碎时,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的山路上,已响起细碎的银铃声。72岁的李正宏裹着深蓝色的苗绣头巾,抱着月 琴往圩场走去。转角处,穿百褶裙的彝家姑娘结伴走来,裙裾上的银饰叮当作响。远远望去,整条街市像被撒了把五彩米粒。 这是德峨镇4月的最后一个圩日,海拔1600米的高山圩场正从晨雾中舒展筋骨。苗、彝、仡佬、壮、汉5个民族同胞聚居于此,"五彩"民族文化风情浓 郁,这个古老圩日也被誉为"天上的街市"。近年来,德峨赶圩IP日渐出圈,周边乡镇乃至贵州、云南等地群众纷纷慕名而来。 上午9时,圩场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叮咚、叮咚……"民族乐器摊铺前,传来阵阵月琴声,如银珠落盘,吸引众人驻足。弹琴的老者正是李正宏, 他弹琴、制琴、修琴技艺精湛,还是村里月琴队的创始人。只见他布满沟壑的手拂过琴弦,唱起:"啊哩哩,啊哩哩,赶圩归来啊哩哩……" 《赶圩归来啊哩哩》由词曲作家古笛、黄有异创作,极具隆林民族特色,传唱全国。1979年,二人到德峨采风,被赶圩时各民族和谐交易的场景激发灵 感。如今,熟悉的旋律在圩日响起,吆喝声、布料摩擦声、脚步声,都成了月琴的和弦。 民族 ...
东西问丨王龙:拜寺口双塔如何见证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文化交融?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4-30 14:31
中新社记者 李佩珊 中新社银川4月30日电 题:拜寺口双塔如何见证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文化交融? ——专访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教授王龙 此外,双塔及周边遗迹为研究西夏历史、宗教、建筑、艺术提供了丰富实物资料。1991年拜寺沟方塔废 墟出土的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作为已发现的世界最早木活字版印本实物,将木活字发明 和使用提前至西夏,对中国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艺研究意义重大。 寺口双塔。 银川市文旅局供图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拜 中新社记者:拜寺口双塔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文化价值? 王龙:拜寺口双塔是西夏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其采用平面八角形密檐式砖塔的形式,彰显出西夏对佛 教的推崇和佛教在西夏社会的重要地位。双塔均为十三层八角密檐式空心砖塔,其砖雕佛像、兽头及彩 绘装饰工艺精湛,尽显西夏高超建筑技艺与独特艺术风格,堪称中国佛塔建筑史上的艺术珍品。 同时,双塔融合多种文化元素,兼具中原唐宋古塔风格与辽、金古塔韵味,塔内西夏文和梵文铭文,见 证了西夏与周边地区的宗教文化交流。 辽宋夏金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尊崇佛教的西夏王朝,在其存续的近两个世纪时 间里,曾大规模修建寺庙,并在西北地区修 ...
打造“文商旅体”融合沉浸式体验场景,2025年北京中华民族文化周开幕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4-29 08:41
此外,一系列融合视听体验、光影艺术与互动打卡的文化活动,吸引游客沉浸式感受中华民族文化魅 力。市民无需远游,在"家门口"的园博园即可遍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艺术的丰富多采,让假期文 化生活在丰富体验中绽放光彩,切实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活动期间,北京园博园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荟萃之地,既有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的草原欢歌传递豪迈风 情,也有台湾的高山天籁流淌婉转韵律;既以"石榴文化"为纽带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内涵,更能 在特色美食区畅享"舌尖上的中华"特色风味,全方位呈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彩画卷与共生共荣的时代图 景。 北京商报讯(记者 方彬楠)4月29日,由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中共北京市丰台区委员会、北京 市丰台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启动仪式暨2025年北京中华民族文化 周"在北京园博园正式拉开帷幕。 本届文化周特别设立的"石榴文化展区"成为网红打卡地:中心巨型石榴卡通装置旁,中国石榴博物馆展 出的历代石榴主题文物与诗词典籍吸引众多游客驻足。"从古代'多子多福'的象征到如今'民族团结'的寓 意,石榴始终是中华文化中'美美与共'的生动符号。"展区讲解员介绍道。文化认同是最深 ...
心之所往・向善而行——额济纳旗2025年“苍天千峰驼羔”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文艺演出精彩纷呈
Sou Hu Wang· 2025-04-28 02:17
4月27日,"心之所往・向善而行——额济纳旗2025年'苍天千峰驼羔'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在赛驼场震撼 启幕。由额济纳旗文化旅游广电局组织旗文化馆、乌兰牧骑精心策划的文艺演出,以歌舞、民俗文化展 示等多元艺术形态勾勒出北疆文化的壮美画卷,为四海宾朋呈献沉浸式大漠文化体验。 演出在激昂的《额济纳迎宾曲》中开幕,瞬间将观众带入额济纳旗热情好客的氛围。随后,二重唱《千 峰驼羔赞》用悠扬的歌声赞颂骆驼这一沙漠之舟,以及与骆驼相伴而生的额济纳旗人民的坚韧精神。民 俗文化展示环节《土尔扈特情韵》堪称一大亮点,由民歌协会、陶布秀尔协会、马头琴协会、土尔扈特 服饰协会、土尔扈特发髻协会联合呈现。自治区级非遗项目陶布秀尔的浑厚琴音与土尔扈特民歌的悠扬 长调交织共鸣,身着土尔扈特非遗服饰、梳着传统发髻的表演者,在马头琴的旋律中,将土尔扈特部的 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完美融合,生动演绎出土尔扈特人的深厚情感与独特韵味。萨吾尔登舞蹈《舞 韵》,舞者们踏着欢快的节奏,以灵动的舞姿展现国家级非遗项目萨吾尔登舞蹈的独特魅力,尽显额济 纳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活力。由乌兰牧骑演绎的歌伴舞《锦绣额济纳》,领唱者深情高歌,舞者们轻 盈起舞,用艺术的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