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

Search documents
改手机号就能“改命”,你信吗?
Guang Zhou Ri Bao· 2025-04-28 05:57
"大师"团队针对中老年目标群体"授课"。 受害人收到的"知识产权资产原始份额申购表"。 民声调查 近日有市民反映,家中老年人沉迷于"国学课",被一些所谓的"大师"不断灌输"一个手机号码就是一条 人生路""别怪路不平,只是号不好"等观念,诱导老人购买"改名改号码改密码套餐",加上其他推荐 的"项目"投资,迄今已花费超过十六万元。 被同类型课程"围猎"的还有一些中年人,在社交群里,"大师"通过讲课的机会向群友推荐所谓的电影项 目,怂恿大家进行投资,而群友转账后对方则将群解散,再难找到人……情况究竟是怎样的?记者进行 了调查。 凭手机号码"算命"? 有老人被怂恿"改名改号" "这些人都是借助街坊邻居来推销他们的课程及项目。"市民梁涛(化名)告诉记者,他母亲此前就结识 了所谓的"国学大师",并且如今老人仍觉得自己的"投资"没问题,对"大师"深信不疑。 他介绍,这位"大师"号称可以凭借个人电话号码的使用年限就"算"出对方的婚姻、家庭和身体状 况。"比如他能够说出这个人之前有没有崴过脚,还能够知道此前身体有没有做过手术等。" 梁涛拿出此前他与其中一位团队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对方向他回复了"大师"给出的结果:"你学历不 高 ...
轻信炒股专家稳赚不赔反被收割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4-28 02:30
Group 1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a case of stock investment fraud where an individual, Mr. Zhang, was lured by a so-called "investment expert" promising guaranteed profits through social media and live streaming [1][2] - The fraud involved the use of deceptive tactics such as fake success stories, enticing investment groups, and the creation of a sense of urgency to manipulate victims into investing more money [2][3] - Authoritie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skepticism towards claims of "risk-free" investments and the necessity of using legitimate investment platforms to avoid scams [3] Group 2 - The article describes how scammers utilize various online channels to attract potential victims with promises of insider information and high returns, creating a false sense of security [2] - Victims are often encouraged to download suspicious apps and join investment groups where they are bombarded with fabricated testimonials and pressure to invest further [2] - The police warn that once victims attempt to withdraw their funds, they are met with numerous obstacles and demands for additional payments, leading to total loss of their investments [2][3]
外国女友要寄来408万美金?他果断分手
Yang Shi Xin Wen· 2025-04-27 23:28
外国女友要寄来408万美金? 他非但不要 还果断跟她分手 怎么回事? 事情要追溯到一个月前 嘉兴的陈先生在社交平台上 结识了一名女子 自称是驻扎在国外的维和女军官 从对方分享的日常动态来看 她坚毅又善良 而同样单身的两人 每日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 这份跨越屏幕的浪漫 让陈先生很快坠入爱河 甜蜜被无情地击碎了 4月15日 "亲爱的,我在国外遇到点麻烦" "女友"突然发来求助信息 称自己在执行救援任务时不幸受伤 获得了一笔抚恤金 再加上自己这些年积攒的积蓄 一共有408万美金 这些钱放在身边实在不安全 希望能转寄到陈先生那里妥善保管 直到她退休回国 还承诺这些钱将成为 两人的共同财产 看着这番说辞 陈先生虽有疑虑 但还是答应帮忙 可当看到 "女友" 发来的银行卡号 国内账户、国内姓名 以及要求帮忙支付4800美金 用于支付保险费和运费时 陈先生握着手机的手微微发颤 一个疑问也随之而来 既然包裹在国外 为什么收款账户是国内的? 她言辞恳切地表示 一瞬间 陈先生的脑海中 涉及钱财要求的都是诈骗!" …… 陈先生如梦初醒 立马拨通了96110 "我怀疑自己遇到了诈骗!" 嘉兴市公安局港区分局 突然闪过单位宣传栏里的反诈标 ...
台湾上下诈骗横行谁之罪?(日月谈)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4-27 22:46
近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台湾15至18岁青少年中,有23%受访者过去一年曾遭遇各种形式的金融诈 骗,其中有18%因此蒙受财产损失,损失金额多的有数十万元(新台币,下同)。 事实正是如此。诈骗案件与日俱增,民众怨声载道,而民进党当局对此不是无能为力,就是无心作为。 一个容忍犯罪分子嚣张跋扈、逍遥法外的社会,又如何能指望它保护民众?这不仅是社会信任崩塌的象 征,更是民进党当局执政无能乃至失控的标志。(任成琦)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4月28日 第 04 版) 针对民瘼如斯,早在几年前,民进党当局成立"打诈"专门机构,狂砸13亿元推出"打击诈欺策略行动纲 领",但台湾诈骗问题如今却"越打越狂"。究其原因,是民进党当局虽然姿态做足,执行起来却雷声大 雨点小,甚至被爆出包庇诈骗犯的丑闻。 早前大陆曾在境外抓获一批台湾诈骗犯,民进党籍民意代表极力要求将人遣返。而当这批嫌犯乘机回台 一落地,竟在机场被直接"就地放生"。有台湾互联网借贷平台涉嫌诈骗超过25亿元、受害者逾5000人。 相关案移送法办时检方调查发现,民进党民意代表陈欧珀等一众绿营人士与主嫌关系匪浅,当局的"打 诈队"也因此被讽刺为"诈骗队"。 有岛内媒 ...
法治蓝皮书预测:我国将继续深度治理网暴犯罪,惩治电诈犯罪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4-27 07:22
Core Viewpoint - The "2024 China Crime Situation Analysis and 2025 Crime Forecast" report indicates a continuing trend of increasing minor criminal offenses while serious criminal offenses are declining year by year [1][3]. Group 1: Crime Trends - In 2024, the number of criminals sentenced to more than five years in prison was 84,000, a year-on-year decrease of 9.74%, with a serious crime rate of 7.1%, down by 0.94% [3]. - The number of criminals sentenced to three years or less increased to 1.03 millio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3.49%, accounting for 87.41% of total offenders [3]. Group 2: Law Enforcement Focus - The repor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addressing extreme crimes related to terrorism and organized crime to ensure national security and social stability [3]. - In 2024, the prosecution of various criminal suspects by the national procuratorial organs reached 753,000, an increase of 3.6%, while the number of public prosecutions was 1.631 million, a decrease of 3.4% [3]. Group 3: Key Areas of Governance - The focus for 2025 will include strengthening the legal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protecting market economic order, with the Criminal Law Amendment (12) criminalizing certain corrupt behaviors within private enterprises [4]. - In 2024, 272,000 individuals were prosecuted for crimes committed online, reflecting a strong stance against online violence and related offenses [4]. Group 4: Specific Crime Categories - The report predicts continued efforts in 2025 to combat online violence, food and drug safety violation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raud, which are critical to protecting public interests [5]. - In 2024, 15,000 individuals were prosecuted for food and drug safety crimes, and 78,000 for telecommunications fraud, marking a significant year-on-year increase of 53.9% in the latter category [5].
接了一个电话,她银行卡里95万元被转走!
券商中国· 2025-04-20 09:15
如果有人来电说 你开通了试用期一年的保险业务 现已到期 继续使用需要每年支付9600元 你会怎么办? 现实中,接到这通电话的李女士立刻紧张了起来,她不想被收取9600元的费用。 为了取消业务,她马上 按照"客服"提示,点开对方发来的链接,下载了不明应用程序 。接着,她的手机屏幕变黑,银行卡里的95 万元也被转走。 接听"客服"来电 卡里95万元被转走 李女士说,接到电话时,她明确地和这位网络平台"客服"说过自己从未办理过这项保险业务,也不想每年 自动扣除9600元的保费。对方表示,这可能是误操作购买的,如果不想继续使用就需要取消。 当时,李女士有些怀疑,怕接到的是诈骗电话,但对方紧接着 发来一份写有她完整个人信息的投保单,上 面白纸黑字准确无误记录着李女士的身份信息 。 想到每年都要扣掉9600元,这让李女士有点着急。"客服"表示, 取消业务只需要李女士通过手机下载两 个App就可以完成 ,并发来了一个陌生链接 。李女士点开一看,一个叫"微会议",一个叫"中银会议"。这 两个App看起来和 李女士 平时使用的官方服务软件很像,就一步一步跟着操作起来。 李女士: 点进去之后有一个会议下载,上面写的是网络平台页面 ...
招募数字人民币推广员?不存在
Jing Ji Ri Bao· 2025-04-15 22:19
近期,多个互联网平台出现"上海即将成立数字人民币银行""招募数字人民币推广员"等信息。经记者向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核实,这些均为谣言。 记者调查发现,不法分子在网上传播"数字人民币银行即将挂牌"的虚假消息,同时打着"有偿招募推 广"旗号,通过组建聊天群组、组织线下线上会议对公众进行虚假宣传,诱导公众提供个人身份和资产 信息、鼓动公众发展他人加入,并以"兑换数字人民币返还补贴2%至5%"为噱头,诱骗公众从不法分子 处"兑换"数字人民币,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专家表示,数字人民币为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采用"央行—数字人民币业务运营机构"双层运营架构, 不具有炒作空间,不会通过鼓吹高额佣金或炒币高回报等方式诱导用户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和参与传销。 数字人民币推广有偿招募陷阱。不法分子假借推广"数字人民币"之名,以高额回报、兑换贴息为诱饵, 通过发展下线、层级分佣等方式,构建传销诈骗网络。受害者一旦加入,不仅可能损失资金,还可能陷 入更深的诈骗陷阱。 权威机构来电诈骗。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政府机构、银行或大型电商平台客服人员,利用"查案""修 复征信""退款"等话术博取信任,以"账户冻结""影响征信"等话术施加心理 ...
靠数字人民币非法牟利?诈骗和洗钱监管持续强化中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4-13 11:34
北京商报讯(记者 廖蒙)围绕数字人民币,又有新谣言。4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多个互联网平台出现"上海即将成立数字人民币银行""招募 数字人民币推广员"等信息,经北京商报记者向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以下简称"数研所")核实,上述信息均系谣言。 经调查,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传播"数字人民币银行即将挂牌"虚假消息,同时打着"有偿招募推广"旗号,通过组建聊天群组、组织线下线上会议对公众进行虚 假宣传,诱导公众提供个人身份和资产信息、发展他人加入,并以"兑换数字人民币返还补贴2%—5%"为噱头,诱骗公众从不法分子处"兑换"数字人民币, 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不过,由于数字人民币具备可控匿名性,在"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的原则下,洗钱类犯罪行为遭到强力围追堵截。相关监管部门在打击洗钱犯罪的活动 时,也将数字人民币纳入其中。公安部于2024年11月印发的《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中明确提到,惩戒对象包括非法买卖、出租、 出借数字人民币钱包的单位、个人和相关组织者。 人民银行近期发布的《2023年中国反洗钱报告》显示,年内印发《数字人民币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指引》和《关于做好数字人民币工作有 ...
辟谣!事关数字人民币
券商中国· 2025-04-11 23:26
近期多个互联网平台出现"上海即将成立数字人民币银行""招募数字人民币推广员"等信息。记者向中国人 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核实,上述信息均系谣言。 不法分子借数字人民币名义虚设"数字货币投资平台""数字货币交易所"或"共同富裕红利版"项目,号 称可投资获取高额回报,吸引公众参与。一旦受害者投入资金,诈骗分子便会卷款消失。 陷阱三:数字人民币推广有偿招募 不法分子假借"数字人民币"的推广之名,以高额回报、兑换贴息为诱饵,通过发展下线、层级分佣等 方式,构建传销诈骗网络。受害者一旦加入,不仅可能损失资金,还可能陷入更深的诈骗陷阱中。 券商中国记者调查发现,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传播"数字人民币银行即将挂牌"虚假消息,同时打着"有偿招募推 广"旗号,通过组建聊天群组、组织线下线上会议对公众进行虚假宣传,诱导公众提供个人身份和资产信息、 发展他人加入,并以"兑换数字人民币返还补贴2%—5%"为噱头,诱骗公众从不法分子处"兑换"数字人民币, 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数字人民币为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不具有炒作空间,不会通过鼓吹高额佣金或炒币高回报等方式诱导用户泄 露个人敏感信息和参与传销。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一般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服务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