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抗日战争
icon
Search documents
国际人士:九三阅兵呈现了一个强大的现代中国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国际人士在观看大会直播后表示,阅兵式呈现了一个强大 的现代中国,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任何爱好和平的人都应该感激中国。 加拿大汤普森河大学研究员 罗伯特·汉隆:通过阅兵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不仅表达了和平的意愿,也做好了保卫自己的准备,并发出了强烈的信号,中国永远 不会再经历过去所经历的一切,或者说百年屈辱,这不会再发生了。我们看到一个强大的现代中国正在崛起,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不仅对中国如此, 对世界也是如此。 阿尔及利亚《独立青年报》新闻主任 卡迈勒·曼萨里: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纪念活动让全体中国人都认识到抗日战争胜利 成果来之不易。 斯洛伐克国民议会副议长 蒂博尔·加斯帕尔: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参与者,也是胜利者。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付出了巨大牺牲,因此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的 结束,不仅在欧洲很重要,在中国同样重要。 德国作家 弗兰克·舒曼:中国人民的抗战实际上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37 年促成了 ...
历史的回响丨铭记血与火铸就的深情
Xin Hua She· 2025-08-28 12:23
格伦·本尼达,是一名美国飞虎队队员;在湖北监利,有一个以"飞虎队"命名的村庄。抗日战争期间,一段不寻常的经历,将这名美国青 年和中国村民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 据统计,飞虎队援华作战期间,2000余名美籍飞虎队队员在战斗中牺牲,200多名遇险队员被中国民众营救。 1942年日军截断滇缅公路后,美国空军开辟"驼峰航线",为中国提供军用民用物资,为此迫切需要在短时间内修建大量的机场。为了配合 飞虎队作战,中国人民在没有重型机械设备的情况下,用汗水和鲜血筑成了一条条跑道。 追忆往昔,中美两国人民在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斗争中同仇敌忾,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结下了深厚友谊。 2023年,习近平主席复信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和飞虎队老兵莫耶、麦克马伦。见信如晤,情真意切。中国人民没有忘记飞虎队, 血与火铸造的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一定能够代代相传。 在二战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 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各国人民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编导:吕馨慧 执行编导:赵宁宁、黄培锋、逄杰 记者:高尚、 ...
“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伟大胜利·历史贡献)
Ren Min Ri Bao· 2025-08-24 22:40
谈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方德万认为,中国共产党强调民族团结,鼓励全民族抗战,为抗战胜 利奠定了重要基础。他的博士论文《从朋友到同志:中国共产党的初创(1920—1927)》成为海外研究 中国共产党革命史的重要学术作品,方德万也成为最早向西方介绍中国抗战历史的学者之一。在其著作 《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1945)》中,方德万记述了中日军队在正面战场的交锋。"很多欧美 学者认为中国的抗战无足轻重。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方德万说。 方德万认为,二战史的界定范围是受话语权影响的,许多国家都从"本国的二战"角度来思考这段历史, 没有将其置于全球背景中。传统观点认为二战1937年开始,1945年结束,但在他看来,这是西方对二战 的定义,并不能代表亚洲国家的观点。"二战的各个战场相互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牵制住日本,使日本无法参与德国对苏联的战争,帮助苏联避免两线作战,从而为苏联在苏德战场赢 得胜利争取到关键时间。假如日本成功迫使中国投降,那么中国的资源就会为日本所用,其后果将不堪 设想。"方德万说。 从剑桥康河畔到燕园未名湖畔,2022年,方德万成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客座讲席教授,每年秋季 ...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胜利·历史贡献)——访日本八路军新四军战友会副会长兼事务局长小林阳吉
Ren Min Ri Bao· 2025-07-31 03:58
小林阳吉说,父亲出身日本军队,深知日军士兵思想、心理、情感和生活习惯。他通过喊话、信件、慰 问袋、电话等方式配合八路军对日军的宣传,动摇日军一贯坚信的"皇军必胜"的神话,为瓦解日军士气 起到了重要作用。父亲的事迹逐渐在胶东大地传开,胶东根据地的人民群众见到他,都亲切地管他 叫"日本八路"。"抗战胜利后,我父亲转战东北,与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肖华和部分山东部队一起,参 加了接收东北的工作。他担任日本人民解放联盟安东支部长,负责接收日本红十字会医院、关东军陆军 医院和伪满铁路医院。"小林阳吉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后,父亲一直没有回日本,1994年因病在天津 去世。父亲曾说,作为一个日本人,能够参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自己一生的幸运和幸福。 2005年、2015年,小林阳吉受中国政府邀请,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 周年、70周年纪念活动,并获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70周年纪念章。他说:"中国人民没有 忘记父亲为中国抗日战争作出的贡献。作为'日本八路'的后代,我应邀参加这些纪念活动,也是我一生 的荣誉和骄傲。" "从苦难中走过来的中国,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 ...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胜利·历史贡献)
Ren Min Ri Bao· 2025-07-30 22:12
"从苦难中走过来的中国,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从未主动挑起 战争,从未侵占别国土地。"小林阳吉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传统大国崛起的翻版,也不是国强必霸 的再版,走的是造福中国、有利于世界的正道。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越来越重要,中 国的治国理政、经济发展等经验也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 "日中两国是近邻,拥有2000多年的交往历史。那段侵略和被侵略的岁月不应被忘记。"小林阳吉表示, 80年前的战火虽已远去,但在今天,日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一个民族的自省比另一 个民族的宽容更重要,一个勇于反省的国家才能真正赢得世人的尊重。和小林清一样的一些老战士们回 到日本后,组织成立了民间组织——日本八路军新四军战友会,为反对战争、呼吁和平以及日中友好而 努力。"我们这些老战士的后代接过了日本八路军新四军战友会的接力棒,将继承日本八路军、新四军 老战士们的精神,坚定反对战争、弘扬热爱和平、坚持日中友好,希望为日中友好事业作更大贡献,让 日中人民世代友好下去。" (本报东京7月30日电)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正是警醒人们 ...
美国华裔青少年跨越万里“触摸”中国抗战记忆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10 02:08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Anti-Japanese War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global context of the anti-fascist struggle, particularly among American Chinese youth who are increasingly engaging with this history [1][2]. Group 1: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 The visit of over 200 American Chinese youth to the Jianchuan Museum Cluster in Sichuan serves as a platform for them to connect with China's wartime history and the sacrifices made by Chinese soldiers [1][4]. -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is often overlooked in American education, with a lack of emphasis on China's contributions during World War II [2]. Group 2: Personal Reflections - Participants expressed a deep emotional impact from learning about the Anti-Japanese War, with sentiments of pride and a commitment to share this knowledge with pe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5]. - The experience has fostered a sense of identity and responsibility among the youth,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ir heritage and the historical struggles of their ancestors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