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文化交流
icon
Search documents
“我的一半属于罗马尼亚,一半属于中国”(孔院之光)
2024世界中文大会期间,白罗米(右)获得"孔院之光"致谢铭牌。 今年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一家书店,白罗米(左二)参加翻译作品《新世纪爱情故事》发布会。 白罗米完成的译著《荀子》和《庄子》。本文配图均由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提供 开栏的话 2004年6月,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了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孔子学院合作协议,标志着全球第一所孔 子学院诞生。20余载砥砺前行,孔子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从语言入手,以文化交融, 促民心相通,为增进国际理解、促进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互鉴贡献了力量。 20余年来,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前行,以不懈努力为孔子学院的发展作出了平凡而卓越的贡献。中 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在2024世界中文大会期间,向来自34个国家的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等41名国际友人 颁发"孔院之光"致谢铭牌,以感谢他们为孔子学院建设和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自今日起,本版推出"孔院之光"系列报道,讲述他们与中文、中国的故事。 白罗米为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罗方院长,布加勒斯特大学教授、汉学家、翻译家,2019年 9月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她不仅个人学术成就突出,而且长期致力于推进中罗文化、教育等 ...
记者手记|法国博物馆“中国情缘”延续不断
Xin Hua She· 2025-05-15 12:19
新华社巴黎5月15日电 记者手记|法国博物馆"中国情缘"延续不断 新华社记者唐霁 14日,一场名为《中国情缘》的文化展在巴黎著名的卢浮宫拉开帷幕。在三个多月的展期中,170 余件18和19世纪的中国文物将成为世界各地游客关注的焦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厅里的"明星展品"之一——一幅珍贵的《清明上河图》清代仿本的长卷,吸引 游客驻足观看。 本次《中国情缘》文化展,整理展出的主要是18和19世纪的中国山水画、版画、瓷器、玉器、漆器 等。《中国情缘》策展人、卢浮宫亚洲及瓷器收藏馆馆长让-巴蒂斯特·克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本次 展览将持续至8月下旬,考虑到卢浮宫的游客量及中国文化的吸引力,预计至少吸引几十万游客前来参 观。 "这一展览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之美,涵盖了法中关系多个领域,也反映了法中、欧中交往的历 史。'中国情缘'(这一主题)最能表达举办这一展览的初衷。"让-巴蒂斯特·克莱介绍说。 回到卢浮宫《中国情缘》的展厅现场,让-巴蒂斯特·克莱向记者介绍说,在《中国情缘》展览结 束后,卢浮宫还将继续整理馆藏中国艺术品,推出更多展览。"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重新了解中国、 重新发现中国。" 法国的"中国情缘"并不仅仅局限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