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治与法治
icon
Search documents
毁掉总监,只需要一个“兄弟团”
Hu Xiu· 2025-08-24 05:58
通过第一章学习,我们知道了管理的本质是一套人治、法治的治理框架,并且人治和法治是平衡而冲突的,该框架希望在经理层诞生更多的英雄,但又希 望用法治的手段减少点状问题产生: 1. 增加更多的"英雄",乃至没有"英雄"; 2. 用机制杀掉更多的"总监",乃至"总监"无处不在。 然后,结合本章第一、二节的内容,我们定义了总监的五维能力模型及最重要的五件事,里面特别提到了需要总监为经理兜底: 但框架的期待是不需要去兜底,而不兜底的核心就在于梯队建设了。从总监开始,要有意识地了解梯队建设的知识,有人可用、不被任何下属"绑架",这 很重要。 另一方面,从评价角度来看,任务的有效性判定有一定后置性,那么总监手里的梯队建设情况反而成了总监的重要考核指标。 因为总监是行业小专家,公司对总监的要求是解决该领域、该板块所有的问题。但公司又不希望总监具体去解决问题(考虑ROI和大单点问题),对其的 变相要求就是做好这个领域的人才梯队建设。 至于梯队建设,无非是四件事: 1. 人才画像设计,思考清楚团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并站在公司的角度思考如何效率最高; 2. 招聘,根据画像要求招聘员工; 3. 培训,对人才进行专业方面的培训,让员工适 ...
团队冲突背后是权责利的博弈,你站哪边?
Hu Xiu· 2025-08-06 03:25
上一节我们讨论了当上级不喜欢你怎么办,本节我们继续探讨管理中的棘手问题:下属之间起冲突了怎么办? 再次回归此图: 在公司治理框架中,点状问题处理是人治的核心,也是英雄最重要的工作,而经理作为常备英雄,处理冲突属于必备能力,如经理能力模型(应变能力) 所示: 其中不一样的点在于:应变是临时解决,针对的是人;但员工之间一旦起冲突,就会产生裂痕,严重的会连正常对话都难,所以经理需要抚平这种裂痕, 这里的重点反而是人,不是事。 冲突根源 如第一章所述:公司场景有两个排序,员工排序的核心是影响力,而影响力之争是一个负和博弈,你多点我就少点,这是一种天然的竞争态势。 而影响力的核心又在于多做有效工作,少做无效工作,所以抢功、甩锅、争夺评价权就会变成员工的日常,这也是冲突发生的根源之一,如以下案例: 项目中,后端负责接口开发,并整理了一份接口说明文档。前端读后发现某处描述有歧义,建议后端修改为更清晰的表述。 然而,后端认为文档已足够清楚,反问:"那你说怎么写,我就按你说的改。" 这让前端感到不满,回道:"文档不是只给我看的,我只是提个建议,怎么搞得像我在找茬?你要是真觉得没问题,那就不用改了。" 最终,讨论不欢而散,问题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