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药产能过剩
Search documents
80个药品注册证书注销背后:中国医药摆脱“批文经济”的阵痛
Guan Cha Zhe Wang· 2025-10-21 08:30
10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第102号公告,决定注销氯雷他定片等80个药品注册证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对疗效不确切、不良反应大或者因其他原因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应当注销药品注 册证书。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内国家药监局已注销626个药品注册证书,其中89%为企业主动撤销。 在集采常态化、监管趋严、行业整合加速的多重压力下,中国医药行业正进入"大浪淘沙"的关键时期。曾经依靠"批文经济"躺赚的 时代已经终结,低质量仿制药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 这场淘汰赛不仅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更将重塑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从扬子江药业占据氯雷他定市场近60%份额的"赢家通吃", 到196家医药企业2024年宣布裁员的行业寒冬,一个更加集中、更加规范、更加残酷的新医药时代正在到来。 氯雷他定片的启示:百家争鸣背后的产能过剩困局 此次被注销的药品中,费森尤斯卡比华瑞制药有限公司(费卡华瑞)的氯雷他定片作为"领衔"品种,格外引人关注。这个看似不起眼 的抗过敏药物,恰恰是中国仿制药产能过剩问题的典型缩影。 氯雷他定作为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症状,市场需求相对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