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玻璃核聚变
Search documents
新洁能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13.85亿行业第七,净利润3.33亿行业第五,中邮证券维持“买入”评级
Xin Lang Cai Jing· 2025-10-31 10:25
截至2025年9月30日,新洁能A股股东户数为7.53万,较上期增加2.09%;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 5514.68,较上期减少2.05%。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二,持股1241.66万股,较上 期增加80.52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位居第八,持股303.64万股,较上期减少2.41万股;国联 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联接A(007300)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新洁能成立于2013年1月5日,于2020年9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江苏省 无锡市。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功率半导体企业,专注于MOSFET、IGBT等产品,具备较强的研发设计能力与 产品优势。 公司主营业务为MOSFET、IGBT等半导体芯片和功率器件的研发设计及销售,产品按是否封装分为芯片和 功率器件。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 - 半导体 - 分立器件,涉及风能、太阳能、光伏玻璃核聚变、超导概念、 核电等概念板块。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七,净利润第五 2025年三季度,新洁能实现营业收入13.85亿元,在行业18家公司中排名第7。行业第一名闻泰科技(维 权)营收297.69亿元 ...
科士达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36.09亿行业排第五,净利润4.48亿行业排第三
Xin Lang Cai Jing· 2025-10-31 06:07
科士达成立于1993年3月17日,于2010年12月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和办公地均为广东省深圳 市。它是国内数据中心关键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储能系统领域的领先企业,核心业务为UPS及配套电池,具 备技术与客户资源的差异化优势。 资产负债率低于同业平均,毛利率高于同业平均 偿债能力方面,2025年三季度科士达资产负债率为35.05%,与去年同期的35.06%基本持平,低于行业平均 的42.24%。从盈利能力看,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8.57%,虽较去年同期的31.69%有所下降,但高于 行业平均的25.60%。 董事长刘程宇薪酬157.5万元,同比持平 公司控股股东为宁波科士达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实际控制人为刘玲、刘程宇。董事长刘程 宇,中国国籍,硕士,大学毕业后任福建省霞浦六中教师,1993年加入公司,历任公司前身霞浦科士达及 科士达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董事长等职务,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其2024年薪酬为157.5万,与 2023年持平。 A股股东户数较上期减少17.34% 截至2025年9月30日,科士达A股股东户数为4.46万,较上期减少17.34%;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 ...
扬杰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行业第三,净利润第二,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4.33个百分点
Xin Lang Cai Jing· 2025-10-30 23:28
资产负债率高于同业平均,毛利率高于同业平均 偿债能力方面,2025年三季度扬杰科技资产负债率为41.18%,高于去年同期的35.40%,也高于行业平均 24.02%。从盈利能力看,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35.04%,高于去年同期的31.02%,且高于行业平均 30.71%。 董事长梁勤薪酬100.08万元,同比增加9.28万元 扬杰科技控股股东为江苏扬杰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梁勤。董事长梁勤,女,1971年10月出生,大 专学历,高级经济师,身兼多项社会职务并获多项荣誉。曾任扬州扬杰电子等多家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 职,现任扬杰科技董事长等职,2024年薪酬100.08万元,较2023年的90.8万增加9.28万元。总裁陈润生, 男,1979年1月出生,本科学历,曾任多家公司相关职务,现任扬杰科技董事、总裁等职,2024年薪酬 164.62万,较2023年的133.96万增加30.66万元。 A股股东户数较上期增加1.87% 扬杰科技成立于2006年8月2日,于2014年1月2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位于江 苏省扬州市。公司是国内功率半导体领先企业,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具备完善 ...
禾迈股份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行业第8,净利润垫底,远低于行业平均
Xin Lang Cai Jing· 2025-10-30 13:13
Core Viewpoint - HeMai Co., Ltd. is a leading global micro-inverter company with strong technical capabilities and R&D strength, but its financial performance is currently under pressure compared to industry peers [1][3]. Financial Performance - In Q3 2025, HeMai's revenue was 1.323 billion yuan, ranking 8th in the industry,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top competitor, Sungrow Power, which reported 66.402 billion yuan [1]. - The company's net profit for the same period was -59.84 million yuan, placing it last in the industry, far behind Sungrow Power's 11.954 billion yuan [1]. - The revenue composition includes micro-inverters and monitoring equipment at 444.6 million yuan (44.39%),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s at 351 million yuan (34.92%),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s at 188 million yuan (18.70%) [1]. Financial Ratios - As of Q3 2025, HeMai's debt-to-asset ratio was 24.92%, lower than the industry average of 47.62% [2]. - The gross profit margin was 26.97%, below the industry average of 30.29% [2]. Management Compensation - The chairman, Shao Jianxiong, received a salary of 84,500 yuan in 2024, a decrease of 169,600 yuan from 2023 [2]. - The general manager, Yang Bo, earned 708,800 yuan in 2024, slightly down from 718,100 yuan in 2023 [2]. Shareholder Information - As of September 30, 2025, the number of A-share shareholders increased by 3.82% to 10,200 [2]. - The average number of circulating A-shares held per shareholder decreased by 3.68% to 12,100 [2]. Market Position and Outlook - According to Everbright Securities, HeMai's micro-inverter business is under short-term pressure, but it maintains a leading position with a 22% global market share in micro-inverter shipments outside the U.S. [3]. - The company is expanding its energy storage product lineup and has increased R&D spending by 36.61% year-on-year in H1 2025 [3]. - Longjiang Securities noted a slight increase in micro-inverter sales in Q2 2025, with a 37% year-on-year growth in energy storage system revenue [3].
合盛硅业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152.06亿行业居首,净利润却垫底
Xin Lang Cai Jing· 2025-10-30 12:37
合盛硅业成立于2005年8月23日,于2017年10月3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位于浙江省嘉兴 市,办公地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它是国内硅基新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工业硅及有机硅等领域具备全 产业链优势。 公司主要从事工业硅及有机硅等硅基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 - 化学制 品 - 有机硅,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有机硅、长三角一体化、光伏玻璃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一,净利润倒数第一 2025年三季度,合盛硅业营业收入达152.06亿元,行业排名第1/11,远高于行业第二名回天新材的32.85亿 元,行业平均数为27.09亿元,中位数为10.29亿元。主营业务中,有机硅46.62亿元占比47.69%,工业硅 40.09亿元占比41.01%,光伏5.79亿元占比5.93%,其他3.13亿元占比3.21%,其他(补充)2.12亿元占比 2.17%。不过,当期净利润为 -3.4亿元,行业排名第11/11,行业第一名江瀚新材为3.22亿元,第二名硅宝科 技为2.29亿元,行业平均数为6464.34万元,中位数为7960.31万元。 资产负债率高于同业平均,毛利率低于 ...
天洋新材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6.88亿低于行业均值,净利润-809.41万排名靠后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10-30 12:08
天洋新材成立于2002年1月11日,于2017年2月1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上海 市。该公司是国内热塑性环保粘接材料领域的重要企业,产品具有技术优势,投资价值凸显。 天洋新材主营业务为各类热塑性环保粘接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 - 塑料 - 其 他塑料制品,涉及小盘、融资融券、光伏玻璃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十四,净利润第二十 2025年三季度,天洋新材营业收入为6.88亿元,行业排名14/21,远低于行业第一名万凯新材的124.36亿元 和第二名华润材料的102.96亿元,也低于行业平均数22.86亿元和中位数14.7亿元。主营业务构成中,热熔 胶1.95亿元占比42.28%,光伏封装胶膜1.5亿元占比32.55%,反应型胶黏剂8075.2万元占比17.49%,热熔墙 布、窗帘2269.75万元占比4.92%,其他1274.19万元占比2.76%。当期净利润为 - 809.41万元,行业排名 20/21,与行业第一名唯科科技的2.33亿元和第二名英科再生的2.26亿元差距巨大,低于行业平均数7386.47 万元和中位数5907. ...
福达合金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34.97亿排名行业第5,高于均值,净利润5440.74万排名第10低于均值
Xin Lang Cai Jing· 2025-10-30 11:57
福达合金成立于1999年4月5日,于2018年5月1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位于浙 江省温州市。该公司是全球电接触材料龙头企业,专注于电接触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按银加工量计 算的出货量已稳居全球第一。 福达合金主营业务为电接触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 - 金属新材料 - 其他金属 新材料,所属概念板块包括融资融券、增持回购、光伏玻璃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五,净利润第十 董事长王达武薪酬190万元,同比持平 福达合金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王达武,他同时担任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王达武,男,1965年1月出 生,大专学历,高级经营师。其履历丰富,1982 - 1986年从事商业个体经营,1986 - 1993任天津机电公司 销售专员,1994年组建公司前身福达实业,1999年至今任公司董事长。他荣获多项荣誉,如"全国五一劳 动奖章"等。现任公司董事长,还兼任多家公司及协会职务。其薪酬在2024年和2023年均为190万。 A股股东户数较上期减少6.77% 截至2025年9月30日,福达合金A股股东户数为1.38万,较上期减少6.77%;户均持有 ...
上能电气的前世今生:营收行业第五,净利润第四,光储逆变器市场领先,国内外大储需求助力成长
Xin Lang Cai Jing· 2025-10-30 10:38
上能电气成立于2012年3月30日,于2020年4月1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址均为江苏省无 锡市。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光伏逆变器及储能系统供应商,核心产品包括光伏逆变器、储能双向变流器及系 统集成产品等,拥有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逆变器,所属概 念板块有中盘、专精特新、光伏玻璃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五,净利润第四 2025年三季度,上能电气营业收入达35.65亿元,行业排名5/9,远低于行业第一名阳光电源的664.02亿元和 第二名德业股份的88.46亿元,行业平均数为108.57亿元,中位数为35.65亿元。主营业务构成中,光伏逆变 器收入15.77亿元,占比72.20%;储能双向变流器及系统集成产品5.6亿元,占比25.64%;电能质量治理产 品2596.83万元,占比1.19%;备件及技术服务1858.43万元,占比0.85%;其他265.92万元,占比0.12%。当 期净利润为3.1亿元,行业排名4/9,同样远低于行业第一名阳光电源的119.54亿元和第二名德业股份的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