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时制

Search documents
为什么你以为的改善,其实根本没有降本?
3 6 Ke· 2025-05-13 02:52
·以为"工作变轻松"就等于"效率提升" ·以为"省人"就是"裁人" 在很多企业的改善活动中,"我们把五个人的工作变成四个人完成""我们只用一个人就能操作这条线", 这样的说法听起来像是进步的标志。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成果到底是省力了?还是省了 人?还是……只是错用了词? 在丰田生产方式中"省力化"(Shoryokuka)、"省人工"(Shouninka)和"减少人力"并不是随意可替换的 口号,而是有着明确含义、不同目标、分阶段实施逻辑的改善方向。混淆这几个词,不仅会让改善目标 模糊不清,还可能导致团队间的沟通断层,甚至误判改进效果是否真正转化为利润增长。 更常见的误区是: ·以为"一个人可以做两个人的事"就万事大吉。 而事实是:如果只剩下0.1个人的工作,哪怕做得再轻松,也没人能从生产线下来,改善就无法真正"省 人",也就谈不上利润增长。 本文将带你梳理这三个概念背后的真实含义,讲清楚: ·为什么"省力" ≠ "省人"; ·为什么"省人工"是"省人"之前的必经之路; 如何打造一条能适应需求波动、真正减少人力的柔性生产线。 如果你曾经对这些改善术语感到模糊,或在项目推进中遭遇"说不清、做不到、改不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