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脉传承

Search documents
在这里,人与城相契相守(文化中国行·人文观察)
Ren Min Ri Bao· 2025-06-28 21:49
图①:笔向街一景。 黄炬琪摄 图②:在城中远眺,华光楼与远处山水相得益彰。 任冠金摄 图③:居民在古城中休闲。 张 果摄 图④:游客在客栈中学习扎染。 张晓东摄 四川盆地北部,一座阆中古城被嘉陵江环抱了2300余年。 "却望城郭如丹青"是诗人陆游留给阆中的诗句。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山、水、城在这方天地间相融相 依。 1986年,阆中被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今,生活在阆中古城中的4万多居民,用再平凡不过的烟 火气,延续着古城的千年生机。人与城相契相守,和城中93条井字形街巷、270多座民居院落一起,传 承着古城文脉保护的"密码",铺展出一幅活态文化长卷。 古城的老记忆,怎么留住? 不是静态封存,而是让其动态"生长",守护好这份活态文化遗产 据《说文解字》:"阆,门高也,从门,良声。"山四合于郡,水迳其三面,形如高门。卧于其间的阆中 古城,成为"山水形胜之地,天人同乐之居"。 史料记载,阆中在战国中期曾为巴国国都,后巴被秦所灭,秦惠文王始置阆中县。自此"阆中"二字沿用 至今,成为历代郡、州、府、道治所,三国蜀将张飞曾在阆中镇守7年。 "阆中这座城市的名字就是活态传承的体现,它一直没变,成为体现传统山、水、城相 ...
总书记关心的世界文化遗产丨诗意琴岛动心弦
Xin Hua She· 2025-06-13 10:34
0:00 建筑是历史的缩影,音乐是时光的耳语。鼓浪屿这座诗意琴岛,曾是古老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前哨之窗,是中西融汇的国际社区。2017年,在 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欣闻此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老祖宗留下的 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策划:黄豁、樊华 统筹:韩珅、王志斌 编导:马牧旺青 记者:马牧旺青、杨阳、陈旺 包装:夏勇、史凯丽、杨震男 配音:王帅龙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2001年9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习近平再上鼓浪屿。游人如织的鼓浪屿,如何保护与传承文脉?习近平提出了新的思考——鼓浪屿至 少有4个特点可以大做文章,即风景系列、海洋系列、琴岛系列以及人文系列。 以建筑为表,音乐为魂,赋予鼓浪屿独特的诗意。在习近平指引下,鼓浪屿持续在4个特点上大做文章。"海上花园""钢琴之岛""音乐之乡""万 国建筑博览"的名片被一一擦亮。 回首过往,小小鼓浪屿,以自己动人心魄的魅力在世界文化遗产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幕。而今,聆听着鼓浪屿之波,人们寻获的不仅 是一段段动人往事,还有传承历史文脉、唤醒文化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