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古城保护
icon
Search documents
苏州以水为脉书写新时代“姑苏繁华图”
Xin Hua Ri Bao· 2025-08-25 23:09
八月暑夏,清早5点半,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在静谧中缓缓苏醒。位于平江路34号的凤池弄,71 岁的周静英推门而出,手握扫帚畚箕,目光先落向门前的平江河。自担任这条河的"民间河长"起,每日 清晨察看河水清浊,再修整门前花草、清扫地面,已是周静英雷打不动的功课。"平江河美到被游客夸 赞像'果冻河',我们在河边住得自豪也舒心。"这位银发老人笑意里透着满足。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水,是苏州的灵魂,更是古城的命脉。正是这一脉活水,滋养着苏州 古城为世人称道的"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双棋盘格局,孕育出"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独特风貌,让千 年文脉生生不息。与老伴在凤池弄临水而居40余载,周静英亲历平江河重归碧波的全过程——她记得河 水腥臭时窗门紧闭的煎熬,更珍惜如今游船穿梭、游人如织的惬意。 治水:系统施策守护绿水长清 "古城原本河网密布,水网是天然的'净水器'。"姑苏区水务管理中心调度科科长陆宏坦言,随着人 口流入、城市建设等,一些河道被填埋阻断,中张家巷河便是其一。 "平江河原有5条支河,且多数集中在中段和北段,因此南段活水力会偏弱一些。"陆宏介绍,为恢 复水脉、增强南部水体流动性,苏州从2005年开始,对南段" ...
阮仪三及家族档案捐赠苏州 总计约500件 入藏市档案馆
Su Zhou Ri Bao· 2025-06-10 00:32
知名文化遗产守护者阮仪三被誉为"古城卫士",曾促成平遥、周庄、丽江等地加强历史文化遗存保 护,苏州古城54个街坊格局完好保护至今,也与他密不可分。昨天(6月9日)是第18个国际档案日,苏 州市档案馆举行仪式,阮仪三及其家族档案正式入藏苏州市档案馆。 阮仪三是清代金石学、训诂学大家阮元的曾孙,其父亲阮昕为近代电力专家。1934年11月,阮仪三 出生于平江路纽家巷,1956年考入同济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师从董鉴泓、陈从周等著名教授。20 世纪80年代起,阮仪三制定了一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发展规划,促成了一批古城古镇得到保护。在首批 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中,周庄、同里、甪直、乌镇和西塘的保护规划均出自阮仪三之手。因贡献突 出,他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杰出成就奖、法国文化部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 士勋章等,著有《护城纪实》《护城踪录》《江南古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等书。 在此次捐赠给市档案馆的档案中,有阮仪三的各类个人证件、奖章、荣誉证书,多年来的工作手 稿、撰写的文章著作手稿,以及不同时期的工作照片等,还有他获得的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 章,以及反映他军旅生涯的海军功劳证和抗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