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和平文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法国前总理拉法兰:文化始终是法中友好交往的核心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9-24 12:47
Core Viewpoint - Cultural exchange is emphasized as the core of Franco-Chinese friendly relations, with a focus on enhancing mutual understanding through various cultural activities [3][6][7]. Group 1: Cultural Exchange Initiatives - The 2025 Beijing Cultural Forum features a series of events titled "Wind Moves, Shadow Changes - Sino-French Image Dialogue," including film concerts, salons, and lectures [4]. - Notable French filmmakers, such as Jean-Jacques Annaud and Juliette Binoche, engage in dialogues with Chinese filmmakers and scholars during the forum [4][6]. - Historical footage showcasing Sino-French friendship and cooperation is publicly screened for the first time during the forum [4]. Group 2: Importance of Cultural Understanding - Jean-Pierre Raffarin, former French Prime Minister, highlights that cultural exchanges are crucial for fostering m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France and China [6][7]. - The long-standing cultural ties have allowed generations to build solid partnerships and deep friendships, giving the Franco-Chinese relationship a humanistic dimension [6][7]. Group 3: Global Governance and Cooperation - Raffarin discusses the need for France and China to collaborate on global governance,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multilateralism and the efficiency of global governance systems [9]. - He acknowledges China's significant effort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modernization, which have had a substantial international impact [9]. - The promotion of peace culture is deemed essential for addressing global governance challenges, with China expected to play a larger role in promoting world peace [9].
距今1.4万年!海南发现30处旧石器地点
Qi Lu Wan Bao· 2025-09-20 09:11
记者从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山大学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2024年度的南或 河流域旧石器考古专项调查中,新发现旧石器地点30处,其中至少有8处地点观察到原生地层。 本年度的调查以正在发掘的南或河遗址为中心,分向上游方向和下游方向进行了全面调查。共发现旧石器地点30处,其中正在发掘的南或河遗址命名为第 1地点(BN1),其他地点按发现的先后顺序依次编号至BN30。 本次南或河流域的专项调查工作共采集石制品1191件。大部分采集石制品分布于南或河两岸河曲弯道沉积区的Ⅰ级和Ⅱ级阶地,也有部分地点发现于更高 阶地。各地点的石制品原料多样,有砂岩、凝灰岩、泥岩、灰岩、砾岩、沉积岩、片麻岩、石英岩、石英等,其中又以砂岩、灰岩为主。 比较而言,调查所得各地点石制品的文化面貌与发掘点BN1所获石制品面貌特征一致,已知其年代学数据可早至距今1.4万年。这是海南地区目前发现的 遗址数量最多、单个遗址面积最大、石制品数量和文化内涵最丰富、年代最老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群。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调查地点经解剖仍保留有原生地层,为下一步在流域内系统开展考古发掘与研究提供了重要 ...
距今1.4万年 海南发现30处旧石器地点
Yang Shi Xin Wen· 2025-09-20 07:43
记者从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山大学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2024年度的南或 河流域旧石器考古专项调查中,新发现旧石器地点30处,其中至少有8处地点观察到原生地层。 联合考古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虽然总体上各地点的石制品原料较为相似,但也发现由于南或河流域上下游基岩的不同,使得河流砾石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导致上下游不同地点的原料种类和丰富度也有所不同。总体而言,石制品具有典型的中国南方砾石工业的特点,同时又包含典型的和平文化特征。据了 解,和平文化指的是东南亚中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是狩猎采集人群向定居人群过渡阶段的一种独特的石核工具文化。 比较而言,调查所得各地点石制品的文化面貌与发掘点BN1所获石制品面貌特征一致,已知其年代学数据可早至距今1.4万年。这是海南地区目前发现的 遗址数量最多、单个遗址面积最大、石制品数量和文化内涵最丰富、年代最老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群。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调查地点经解剖仍保留有原生地层,为下一步在流域内系统开展考古发掘与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基础和工作方向。从各调查点采集 石制品的技术分析研究南或河流域该阶段的 ...
山河铭记 和平永续丨湖南芷江的“和平实践”
Yang Shi Wang· 2025-08-22 04:23
【编者按】 2021年2月3日,经国际和平城市协会批准,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获准成为第307座国际和平城市。《山河铭记和平永续》专栏本篇稿件走进湖南芷 江,看和平文化在芷江这座小城的传承与发扬。 央视网消息第六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将于9月4日至5日在湖南芷江举行。作为国际和平城市,芷江用和平文化与城市特色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向世界 传递和平文化。 自2003年起,芷江已成功举办五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共吸引80多位国家政要、300多名飞虎队老兵及其亲属、历史亲历者和1000余名友好人士参 与,并相继开展了大型文艺演出、侗乡盛世千人合拢宴、中外来宾种植和平友谊树、经贸洽谈等活动。在创新传播和平理念的同时,也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贡献了"芷江力量"。 用和平搭建沟通桥梁:让和平跨越语言与国界 芷江以历史记忆为纽带,以民间外交为渠道,以青年交流为载体,以和平为主题,搭建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文化为桥,扩大城市"朋友圈"。芷江以和平文化为纽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敞开胸怀广交天下朋友,先后与法国诺曼底格朗康迈西市、美国北 卡罗来纳州莫尔郡松鹤市、俄罗斯联邦列宁格勒州基洛夫斯克市缔结友好城市。 以 ...
三大盛会聚芷江 和平之城启新篇——第六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即将启幕
Yang Shi Wang· 2025-08-14 11:00
以和平之名,续中外情谊 第六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将于9月4日-5日举行,本届文化节由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届时,中外政要、中外 和平文化研究专家学者、抗战老兵、美国"飞虎队"老兵及家属、国际和平友好人士和国际友好城市代表将齐聚芷江,一同穿越时空之门,重走胜利之路,见 证芷江与友好城市结对,推动"和平文化"发展向深向远。 央视网消息 因"芷江受降"而载入史册的小城——芷江,如今正以"国际和平城市"的身份,向世界传递中华民族的和平理念。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第六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湖南与伟大抗战精神"学术研讨会、第四届怀化市旅游发展大会暨乔氏中式八球大师赛将在 芷江隆重举办。 打好"和平牌"、凸显"国际范"、展现"民族风",新时代的芷江正以文旅深度融合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大盛会"的举办必将让芷江再次成为世界瞩目 的焦点。 第六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 本届和平文化节包含开幕式、民族文艺演出、夜游观摩、和平文化交流座谈会、友好签约座谈会等活动。其中,"开幕式"将紧扣"和平内核"与芷江特质,通 过科技感、国际范的艺术表达,串联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