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产业化

Search documents
全链条协同突破 商业航天加速迈向“百箭千星”
Zheng Quan Ri Bao Zhi Sheng· 2025-06-10 17:18
本报记者 殷高峰 贺王娟 2025年6月6日凌晨4时45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夜空被一道火焰撕裂——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托举着 卫星互联网低轨04组卫星腾空而起,划破天际。 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商业航天领域动作不断。比如,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箭 航天")自主研发的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成功点火升空;北京中科宇航技术有限公司力箭一号 遥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塔大胡杨一号"卫星由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等。 这是我国商业航天加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受访专家表示,经过几年的培育,我国商业航天发展呈现出百 花齐放态势,商业卫星、商业火箭、商业测控等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全产业链商业化落地提上 日程,产业链生态不断完善。在政策、技术和市场的同频共振之下,商业航天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 遇。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进入2025年,朱雀三号、天龙三号、引力二号、双曲线三号、智神星一号等一批新型号商业火箭将按计 划迎来首发;中国版"星链"计划千帆星座、国网星座陆续升空…… 加快核心技术突破 为推动商业航天大规模产业化,产业链各环节企业正围绕破解卡点堵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其中,中天火箭在技术难度 ...
商业航天产业化进程加快 产业链企业加速“跑马圈地”
Huan Qiu Wang· 2025-06-10 02:15
卫星互联网的发展推动前沿技术研发,反哺商业航天领域。不过,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我国在卫星发射成本、 批量制造能力等方面仍有差距,且太空轨道与频谱资源竞争激烈。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我国卫星互联 网市场规模将达376亿元。伴随政策赋能、技术迭代,我国卫星互联网有望短期内完成低轨星座基本组网,长期应 用将延伸至多领域,与5G/6G融合构建天地网络。 在此背景下,市场对卫星互联网产业关注度升温。近一个月来,已有8家卫星互联网概念股接受机构调研,海格通 信、金禄电子、亚光科技等企业也密集披露最新进展。海格通信深度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完成多款产品在轨实 验,扩大业务范围;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参与低轨互联网建设工程,布局地面及应用对接;亚光科 技在卫星互联网和通讯领域有多类产品可实现配套。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建议,产业链上市企 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合作、把握政策机遇。(陈十一) 卫星互联网通过太空部署卫星构建庞大网络,实现全球信息传输与通信覆盖,是商业航天产业化关键场景。与传 统卫星网络相比,其具有广覆盖、低时延、高带宽、低成本等特点,已应用于物联网、智慧城市、应急通信等领 域。近年来, ...
文昌国际航天城:我国商业航天发射场在这里实现“从0到1”
Hai Nan Ri Bao· 2025-04-28 01:36
文昌国际航天城: 我国商业航天发射场在这里实现"从0到1" 本组图片均由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琛 摄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冀冀 通讯员 朴希鹏 作为我国首个低纬度滨海商业航天城,文昌国际航天城承载着破解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化难题,培育全球 航天科技与产业竞争力的战略使命。很难想象,5年前,文昌国际航天城的所在地还是一片椰林。 从一片椰林到高楼林立、路网畅通;从商业航天产业零基础,到如今的产业集聚……近5年时间里,文昌 国际航天城完成了从无到有、创新突破的强势蜕变。如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商业航天发射场形 成发射能力,各大航天龙头企业争相在文昌布局,商业航天产业生态逐步形成。 在火箭产业方面,文昌智造正引领"中国高度";在卫星产业方面,超级工厂已开启"批量造星"新模式;在数 据产业方面,已率先布局卫星数据跨境服务试验区…… 文昌国际航天城坚持以"以场带产"发展思路,擘画"向天图强"新蓝图,将发射优势快速转化为商业航天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竞争优势,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努力打造"一城两区一港"的发展新格局:立足文昌国际航 天城,构建中国商业航天先行示范区、航天新经济样板区,努力打造成为服务全球的国际一流商业航天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