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转型期

Search documents
宗庆后与百花潞酒:中国商业转型期的一场文化价值错位
Sou Hu Cai Jing· 2025-06-17 06:54
"潞酒文化研究会文化使者杨旭亮先生,曾向宗老讲述潞酒与百花潞酒的历史文化渊源。" 长江边的酒香飘了千年,却在资本与文化的碰撞中消散。一家企业的战略盲点,让百年品牌与时代机遇擦肩而过。 二、娃哈哈的三重战略迷失 1. 政治任务下的被动入场 百花潞酒绝非普通白酒,它的价值根植于中国酒文化的母体——潞酒千年文明之中。根据清代《涪州志物产志》明确记载:"百花潞酒于清代道光年间由 潞州商人创制"。而潞酒的历史则可追溯至北周时期,拥有近1500年的成名史和6000年的酿造史。在《山西通志》中早有"汾潞之火酒盛行于世"的记载, 形成潞酒、汾酒齐名的"南潞北汾"格局。 作为潞酒在西南的嫡传分支,百花潞酒承载着三重文化基因:晋商精神:明清潞商南下贸易,将潞酒工艺带入涪陵;川江民俗:融合三峡地区渔耕文化与 百草智慧;中医药理:以高粱酒为基,加入人参等百余味中药材。 这种融合使得百花潞酒已成为涪陵的地域文化符号,与涪陵榨菜、油醪糟并称"涪陵三宝"。其工艺被认证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20世纪 80年代,百花潞酒年产量达652吨,畅销全国18省市及香港,足见其市场潜力。 1994年,当宗庆后响应政府号召接收涪陵百花潞酒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