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智慧

Search documents
中年以后,尽量不和人聊这8件事
洞见· 2025-07-11 10:27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 延伸阅读。 作者:枳为橙 来源:读书369 (ID: dushu369com) 止语,是处世最上等的智慧。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安东尼朗读音频 《天道》中,丁元英因为有着极为高明的处世之道,时常被大家称为 "鬼才"。 有人评价道,他波澜不惊的表象下,往往藏着深不见底的智慧; 他一笑而过的态度里,通常都是悟透人性的清醒。 仔细观察丁元英的做事方式就会发现,不管处理什么问题,他大多时候都保持着一个原则: 不争不辩,少言为贵。 面对周围人的误解,他不会多做解释,也不屑跟人讲太多道理,因为他清楚: 认知不同,无需争执。 若是遇上旁人的质疑和刁难,他也是淡定应对: "你们请我说我就多句嘴,不请我说我就闭上嘴。" 究其根本,这些细节其实反映的正是行走于世间,必须趁早领悟的四字处世经略:事以密成。 很多时候,一个人就是毁于 "嘴太快"、败于"说太多"。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但却很难如俗语中所说的那样,将自家大小矛盾关在家门里。 你 ...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应该读读曾国藩?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18 03:58
市面上讲曾国藩的书那么多,为什么独独推荐这一套? 作者 唐明浩 ,研究曾国藩超过30年 。 他用100多万字,以 历史小说的笔调 讲述了曾国藩浩浩荡荡、传奇的一生。 晚清70多年是一段动荡、颠簸、封建和共和斗争、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历史,也是中华近代苦难历史的开 端。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个一生饱受争议的"笨人",是如何博得公认的接近圣人的大儒美誉; 这个守旧的清廷臣子,是如何 以一己之力开拓自强发展洋务,改变中国历史走向? 唐明浩用八年的时间,对曾国藩留下的1500多万字作品进行研究,并极尽所能找到曾的后人, 结合史 实,呈现出他的一生。 这本书的一点,就是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 真实、深刻、生动、翔实 的记录大时代背景下,一代名 臣波澜壮阔的一生。 这次《曾国藩》修订珍藏版全新升级, 逐字逐句勘校,增补了万余字的细节描写。 锁线装帧,排版舒朗, 大字号,久读不累。 全新修订珍藏版, 典藏和送礼都非常合适。 也因为它足够经典,足够好读,《曾国藩》获得了国家"八五"图书奖长篇小说奖、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 小说奖、被评为 20世纪华文小说百强之一。 他写的曾国藩系列, 一版再版,畅销超1000万册。 若你从未读过曾国藩 ...
真正厉害的人,都是“无相”的
洞见· 2025-06-17 11:36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 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闻谤而怒者,谗之隙;见誉而喜者,佞之媒。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周周朗读音频 《孙子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意思是,打仗得让对方摸不着头脑,虚虚实实才能获取胜机。 为人处事亦是如此,如《鬼谷子》所言:"圣人之道,在隐与匿。" 凡事显露在外,既让人看轻,又于事无益。 作者: 洞见Moon 万事尽收于心胸,方显英雄本色。 真正厉害的人,脸上没有情绪,他们懂得喜怒不形于色,静待时光绽放。 01 钟会十三岁时,和哥哥钟毓一起被魏文帝曹丕召见。 大殿上,钟毓浑身哆嗦,汗如雨下,钟会却始终淡定。 曹丕问钟毓,为什么脸上都是汗。 钟毓害怕地回答,"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曹丕对这个回答很满意,体现了自己的君威。 他随即又问钟会:你见到我,却不出汗,是不怕我吗? 惊而不乱 《史记》有云: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临危而心惊,处变而胆寒,是人之常情。 但若能把这份惊惧惶恐深埋心底,不表露出来, ...
人一旦开窍,就没有处不好的关系
洞见· 2025-05-28 19:27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 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外修言行,内修自己。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 收听洞 见 主播一凡 朗读音频 清朝历史上,有位名臣让我印象深刻。 初入官场,他不谙世事,刚正不阿,结果触怒权贵,回乡赋闲。 复出后,他却突然开窍,在明珠、索额图二者之间斡旋自如,始终稳如泰山。 他就是陈廷敬,是康熙朝任期最长的汉臣,并且晚年得以善终。 有史学家这样评价他:"午亭被贬阳城时,尚是腐儒气象;观其复出后奏疏,忽如开窍仙人, 每折必中帝王心曲。此非学问增长,实参透满汉权枢之变也。" 1917年,梁漱溟报考北大落榜,失落不已。 蔡元培却说:"梁君之学不在考场,而在讲堂。"随后聘他为讲师。 国学大师黄侃主张文言文,胡适提倡白话文。 黄侃骂胡适"白话如小儿呓语",胡适气不过。 一切事物,皆有规律。 官场也好,日常交往也罢,能否在其中游刃有余,其实拼的就是对关系底层逻辑的把握。 当你悟透了人性、洞悉了交往的规律,会发现这世上,就没有处不好的关系。 作者: 洞见 ·羊驼 会说话 我一直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