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小周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美大厂文化反转:一边取消“大小周”,一边强推“狼性竞争”
Feng Huang Wang· 2025-05-07 06:03
美国科技巨头则在使用"胡萝卜加大棒"策略 例如,谷歌正通过更为丰厚的奖励来推动员工提高绩效。该公司最近更新了绩效评估体系,让更多员工 有机会获得更高的评级,从而拿到更丰厚的奖金和股票激励。 但是,有奖就有罚。一些人收入变高了,另一些低绩效员工的回报就会被压缩。这进一步强化了谷歌对 卓越表现的追求,同时也在敲打那些打算"躺平养老"的员工。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7日,中美两国的科技行业正在掀起两股不同的风潮。小红书,快手、字节 跳动正在取消"大小周",摒弃加班文化,而谷歌、微软、Meta则狠抓绩效,强调末位淘汰。 上个月,小红书取消大小周的消息冲上了热搜,再度引发了人们对于中国互联网公司加班文化的关注。 此前,快手、字节跳动已经宣布了类似政策。 对于这一调整,有人欢喜有人忧。取消大小周意味着企业员工可以每周双休,可以得到更好的休息,提 高生活品质,平衡工作与生活。但是另一方面,少干一天,收入也会下降。 从企业角度讲,这么做可以提高品牌形象,减少劳动争议,聚集工作效率而非从工作时长,迫使企业提 升管理水平。不过,虽然企业名义上宣布取消大小周,但也可能会造成"隐性加班"。 但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科技公司却走向了 ...
企业取消“大小周”是进步,但也要避免副作用丨时评
Sou Hu Cai Jing· 2025-04-27 06:06
据多家媒体报道,小红书即将取消大小周,"五一"之后执行。消息很快冲上热搜榜,引发了不少讨论。据此前报道,早在2021年,快手、字节跳动等就相继 宣布取消大小周,2022年得物也宣布取消大小周。据介绍,大小周为互联网行业特色的休息方式,指一个星期单休,再下个星期双休。 大小周作为互联网行业的"特色产物",这种模式诞生于行业野蛮生长时期,企业通过挤压员工休息时间换取竞争优势。但随着社会对劳动者权益关注度提 升,以及劳动法执行力度加强,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过度加班不仅损害员工健康,长期来看更会降低创新效率。取消大小周既是法律要求,也是企业优化 人才战略的必然选择。 取消大小周能否真正让劳动者受益,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工作量是否同步调整,二是加班补偿机制是否完善。现实中已出现令人担忧的苗头:某电商 平台取消大小周后,有员工反映"周末不用打卡,但周一要交的PPT一份没少";某社交App工程师透露"双休日平均要处理5次线上故障"。这种"隐形加班"使 得劳动者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既失去明确的加班报酬主张依据,又难以真正脱离工作状态。 更严峻的是,部分企业将取消大小周与薪资结构调整捆绑,导致员工实际收入下降,形成"休息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