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观量子现象
icon
Search documents
署名文章:学耀星汉 心怀家国  ——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
Xin Hua She· 2025-10-24 15:57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题:学耀星汉 心怀家国 ——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 杨振宁先生将自己的人生比喻为"一个圆",年少时从清华园启程远行,最后回到故土、落叶归根。1929 年,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先生受聘清华算学系教授。那时7岁的杨振宁随父母来到清华园,在名师云 集、学术氛围单纯热烈的环境里度过了八年时光。1938年,他考入西南联合大学,是"西南联大成绩最 好的学生"。1942年,他进入清华大学研究院读研究生,1944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45年,他作为清华 留美公费生远赴重洋,1948年获得博士学位,1949年加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从此开启了辉煌的学术 生涯。 杨振宁先生曾动情地说:"我从小在清华园中长大,对园中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我愿在有生之 年尽力帮助清华大学发展。"1997年,他在清华创建高等研究中心(2009年更名为高等研究院)并担任 名誉主任,1999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他亲自募集资金创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基金会,推进人才引 进和学科建设。2001年,著名数学家林家翘在杨振宁先生的力邀下执教清华,后来又有一批杰出学者受 聘清华教授。2003年,杨振宁先生回到清华园定居。他把重振清华理科的辉 ...
近乎零摩擦的石墨转子研制成功
Ke Ji Ri Bao· 2025-10-14 23:54
日本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近乎零摩擦的可自由悬浮旋转的石墨转子。这一成 果解决了长期困扰宏观悬浮系统的"涡流阻尼"问题,为高精度测量和量子研究开辟了新途径。相关论文 发表于新一期《通讯·物理》杂志。 最新设计在理想条件下彻底消除了涡流阻尼。团队表示,改进后的自由悬浮转子有望成为毫米级乃至微 米级高精度传感器核心部件,可用于高灵敏度陀螺仪,也可在低温下进入量子态,用于探索真空引力效 应等宏观量子现象。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与依赖复杂光学或电学系统的微尺度装置不同,宏观系统可在常温下实现磁悬浮,结构更简单、环境适 应性更强。然而,这类系统长期受涡流阻尼限制。导体在非均匀磁场中运动时会产生环状电流,形成抵 抗运动的磁场,类似"磁性摩擦",导致能量损耗和信号干扰。 此次,团队利用直径约1厘米的石墨圆盘和稀土磁体,设计出抗磁悬浮转子。通过实验和数学分析证 明,只要系统具备完美轴对称性,就能完全消除涡流阻尼。如果能进一步减缓旋转速度,转子运动将进 入量子态,为宏观量子研究提供新平台。 人们看到物体飘浮在空中会惊叹不已,而科学家则将这种"失重"状态视为隔绝外界干扰的一种理想方 式。对科学家而言,悬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