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能量

Search documents
心理学|身心能量管理指南,让你告别持续性疲惫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25 00:23
(原标题:心理学|身心能量管理指南,让你告别持续性疲惫) 毋庸置疑,我们都渴望成为高能量的人,高能量是一种生命"电量"很充沛的状态,既能从容应对生活的 挑战,又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心理能量如同手机的电量,有初始设定,也能后天充电,同时还得避免不必要 的损耗。掌握这些规律,我们就能更科学地管理自身能量,实现从低能量到高能量的转变。 一、先天基础:基因赋予的"初始电量" 人的能量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受先天因素影响。基因和生理特质构成了每个人能量的"初始设定"。比如演 员黄渤,早年在演艺道路上因外貌条件多次碰壁,但他天生乐观幽默的性格特质,让他能快速从挫折中 抽离,用调侃化解尴尬,这份"出厂自带"的积极心态,成为他应对压力的天然优势。 而另一些天生敏感的人,可能像《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更容易陷入情绪波动,心理能量的消耗速度天 生更快。不过,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具有极强的可塑性,通过后天的训练和环境影响,我们完全能够 调整自身的能量状态,突破先天限制。 二、后天补充:主动"充电"的多种方式 (一)生理充电:健康生活的基石 生理状态是心理能量的物质基础。规律的作息、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就像给手 ...
心理学视角下的迷茫:一场与自我的深度对话
3 6 Ke· 2025-05-23 00:02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迷茫——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里走;明明很努力,却总觉得方向不对;看到别人风生水起,自己 却像在原地打转。 这种状态,心理学上称为"存在性焦虑"(Existential Anxiety),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迷茫的本质是心理能量(Psychic Energy)的冲突 ——你的意识、潜意识、外部世界三者没有达成平衡。 一、迷茫的根源:你的内心正在"内战"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结构由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部分组成: 当这三者无法调和时,迷茫就产生了。具体来说,有四种典型冲突: 1. 理想自我 vs. 现实自我:你活在"应该"里,而不是"想要"里; 很多人迷茫,是因为他们一直在追求"别人眼中的成功",而不是自己真正渴望的生活。 这些"应该"来自家庭、社会、文化灌输,但未能符合你的真实需求。于是,你努力达成目标后,仍然感到空虚——因为那不是你灵魂真 正想要的。 事实上,这是"假性自体"(False Self)在作祟——你为了满足外界期待,压抑了真实自我,导致内心能量无法流动。 2. 选择过载:大脑的"决策瘫痪"; 现代社会的最大矛盾是:选择太多,但决策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