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我效能感
icon
Search documents
事上练:解码《长安的荔枝》中李善德的心性成长密码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19 08:30
(原标题:事上练:解码《长安的荔枝》中李善德的心性成长密码) 王阳明曾言:"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这句话犹如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人类成长的本质。最 近热播的《长安的荔枝》中,小吏李善德的职场蜕变历程,恰似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事上练"这一古 老智慧在现代心理学视角下的深刻内涵。他从一个唯唯诺诺的职场边缘人,成长为敢于直面权贵、坚守 良知的勇者,这一路的心性淬炼,为我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心理成长样本。 在这个阶段,李善德的心性从"孤军奋战"的封闭状态,走向了"借势成事"的开放格局。他学会了与他人 协作,利用团队的力量达成目标,这不仅是能力的提升,更是心智的成熟。 一、初入事局:恐惧与逃避的心理牢笼 当李善德被突然赋予"荔枝使"这一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强烈的逃避与抗拒。这个 半生谨小慎微、恪守本分的小吏,面对超出自身掌控范围的困境,瞬间陷入了恐慌和逃避心态。从心理 学角度来看,这种心态源于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当个体感知到威胁时,潜意识会启动防御机制,通过 推卸责任来缓解心理压力。在马伯庸的原著中,李善德想和离避债、装病推脱,这些行为本质上都是在 试图摆脱困境带来的巨大心理负荷。 然而,好友 ...
心理学视角下的迷茫:一场与自我的深度对话
3 6 Ke· 2025-05-23 00:02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迷茫——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里走;明明很努力,却总觉得方向不对;看到别人风生水起,自己 却像在原地打转。 这种状态,心理学上称为"存在性焦虑"(Existential Anxiety),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迷茫的本质是心理能量(Psychic Energy)的冲突 ——你的意识、潜意识、外部世界三者没有达成平衡。 一、迷茫的根源:你的内心正在"内战"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结构由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部分组成: 当这三者无法调和时,迷茫就产生了。具体来说,有四种典型冲突: 1. 理想自我 vs. 现实自我:你活在"应该"里,而不是"想要"里; 很多人迷茫,是因为他们一直在追求"别人眼中的成功",而不是自己真正渴望的生活。 这些"应该"来自家庭、社会、文化灌输,但未能符合你的真实需求。于是,你努力达成目标后,仍然感到空虚——因为那不是你灵魂真 正想要的。 事实上,这是"假性自体"(False Self)在作祟——你为了满足外界期待,压抑了真实自我,导致内心能量无法流动。 2. 选择过载:大脑的"决策瘫痪"; 现代社会的最大矛盾是:选择太多,但决策能 ...
低能量人如何开源节能
Hu Xiu· 2025-05-16 14:00
社交平台上,"低精力老鼠人"vlog 正在流行。 他们记录下自己的日常:睡不着、醒不来,对任何事都提不起精神。如豆瓣小组"低精力人群复健计划"所介绍的,每天都电量不足,容易疲劳。 《精力管理》一书将人的精力划分为体能、情绪、思维和意志四个层面。 如果你也经历过洗澡困难、注意力涣散、电量不足,这篇文章从这 4 个层面入手,提供了几个科学简单的小方法。希望能帮低精力人群"开源节能",重新 找回一点掌控感与生活的温度。 懒得洗澡时,洗把脸也行 心理学家 Albert Bandura 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指出,成功完成小目标能增强我们对生活掌控的信心。任务完成后多巴胺水平会上升,给予人短暂的满 足感和动力。 很多时候,困难不在于任务本身,而在于我们试图"一步到位"。 《小青蛙的自我疗愈》中写道: "当我们身处痛苦之中时,哪怕只是整理床铺这样简单的事情,也会感觉像是个挑战……可以试试不把床整个铺好,只是掸掸床单。" 当你懒得洗澡时,可以洗把脸、擦擦手,降低目标,逐步打破行动的障碍。 将大任务拆解成小任务,通过完成小任务重获信心。就像吃完早饭才有力气进行一天的活动,完成计划中最简单的小事就是"掌控力"的早饭,能够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