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性焦虑

Search documents
心理学|如何重建心理边界,摆脱讨好型人格的束缚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09 00:40
(原标题:心理学|如何重建心理边界,摆脱讨好型人格的束缚) 在人际交往中,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总是难以坚守自己的心理边界,习惯于牺牲自己的需求和感 受去迎合他人。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复杂而深刻的心理机制—-从讨好型人格到自我坍缩。而重建心理 边界则是帮助我们走出困境的关键之路。 当个体的心理边界不断被突破,他人需求无限制地入侵自己的心理空间时,会出现"心理熵增"的现象。 个体的认知资源就像一个有限的容器,当被过多的外界干扰填满后,就会出现"决策瘫痪"和"情绪过 载"。临床研究数据显示,长期边界模糊的人群患抑郁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两三倍。他们的内心世界就 像被一场混乱的风暴肆虐过,失去了平静和秩序,难以找到安宁的角落。 有相关研究显示:缺乏边界感的人际互动容易陷入"权力失衡陷阱"。在一段关系中,如果一方习惯于放 弃自己的边界,另一方可能会不自觉地通过隐性操控,如情感绑架等方式,获得更多的控制权。而放弃 边界的一方则会在"被需要感"与"被剥削感"之间反复挣扎,既渴望得到对方的重视和认可,又对自己的 付出感到委屈和不满,这种不平衡的关系模式让双方都无法真正获得幸福和满足。 当心理边界防线全面崩溃时,个体很可能会陷入 ...
心理学视角下的迷茫:一场与自我的深度对话
3 6 Ke· 2025-05-23 00:02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迷茫——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里走;明明很努力,却总觉得方向不对;看到别人风生水起,自己 却像在原地打转。 这种状态,心理学上称为"存在性焦虑"(Existential Anxiety),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迷茫的本质是心理能量(Psychic Energy)的冲突 ——你的意识、潜意识、外部世界三者没有达成平衡。 一、迷茫的根源:你的内心正在"内战"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结构由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部分组成: 当这三者无法调和时,迷茫就产生了。具体来说,有四种典型冲突: 1. 理想自我 vs. 现实自我:你活在"应该"里,而不是"想要"里; 很多人迷茫,是因为他们一直在追求"别人眼中的成功",而不是自己真正渴望的生活。 这些"应该"来自家庭、社会、文化灌输,但未能符合你的真实需求。于是,你努力达成目标后,仍然感到空虚——因为那不是你灵魂真 正想要的。 事实上,这是"假性自体"(False Self)在作祟——你为了满足外界期待,压抑了真实自我,导致内心能量无法流动。 2. 选择过载:大脑的"决策瘫痪"; 现代社会的最大矛盾是:选择太多,但决策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