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企减负政策
Search documents
第十四届全国减轻企业负担政策宣传周启动
Xin Hua Wang· 2025-11-25 12:08
全国减轻企业负担政策宣传周是推进减轻企业负担工作、落实惠企政策的重要环节。工业和信息化 部副部长柯吉欣在会议上说,要创新宣传方式方法,通过政策宣讲、现场解答等多种形式,协调帮助解 决前期企业负担调查和全国减负督查反映的突出问题。要加强协同配合,总结推广"服务企业在基层"典 型案例的经验做法,树立正面典型,促进区域间交流互鉴,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记者周圆)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25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启 动第十四届全国减轻企业负担政策宣传周活动。 今年以来,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各成员单位会同各地区推动惠企减负政策落实落 地,完善涉企收费清单制度,进一步规范和优化涉企行政行为,不断提升服务企业水平。前8个月,现 行政策中支持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近1.3万亿元;国务院各部门和省级涉企收费目录 清单已基本建立并对外公布;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2025年"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等活动,前 三季度服务企业超500万家。 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 【纠错】 【责任编辑:邱丽芳】 柯吉欣表示,2026年是"十五五"规划的开局 ...
惠企政策不解渴不便捷?多部门明确→
Sou Hu Cai Jing· 2025-11-25 06:46
今年1-8月,现行政策中支持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近1.3万亿元。"十四五"时期,全国 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0万亿元,有力减轻了企业负担。 这是第一财经记者11月25日从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获得的信息。 比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铁路集团完善灵活浮动的铁路运价体系,采用浮动运价的铁路货运量比 重提高到65%,直接降低物流成本近600亿元。财政部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 策,通过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政策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金融监管总局助力企业纾困,扎实推进普惠金融。据金融监管总局银行检查局副局长朱彤介绍,截至 2025年9月末,全国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51万亿元,同比增长12.06%,较各项贷款增长高 5.65%,贷款平均年化利率3.86%,较2024年同期下降0.62%。 柯吉欣谈到,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企业对部分领域成本负担主观感受依然较重,有的企业反映 回款周期过长加剧企业资金压力,涉企行政执法仍待进一步规范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并持续推动解决。 《报告》显示,在外部形势复杂严峻和部 ...
惠企政策不解渴不便捷?多部门明确→
第一财经· 2025-11-25 06:29
2025.11. 25 本文字数:2211,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祝嫣然 今年1-8月,现行政策中支持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近1.3万亿元。"十四五"时期, 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0万亿元,有力减轻了企业负担。 这是第一财经记者11月25日从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获得的信 息。 会议总结前一阶段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并正式启动第十四届全国减轻企业负 担政策宣传周活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柯吉欣在会上表示,当前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不少困难问题。2026年,要聚焦降本增效,建立健全惠企政策常态化运行机 制;聚焦优化环境,建立健全规范涉企行政行为标准制度;聚焦提升能力,建立健全企业综合服务体 系。 会上,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的《2025年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估报告》(下称《报告》) 显示,企业期望国家继续出台惠企减负政策。57%的企业希望进一步降低增值税、55%的希望降低 企业所得税、37%的希望降低企业用能用地等要素成本。同时,企业认为政府应从规范涉企行政行 为、加强惠企减负政策直 ...
惠企政策不解渴不便捷?多部门明确下阶段思路
Di Yi Cai Jing· 2025-11-25 06:14
今年1-8月,现行政策中支持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近1.3万亿元。"十四五"时期,全国 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0万亿元,有力减轻了企业负担。 这是第一财经记者11月25日从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获得的信息。 并将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行为 金融监管总局助力企业纾困,扎实推进普惠金融。据金融监管总局银行检查局副局长朱彤介绍,截至 2025年9月末,全国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51万亿元,同比增长12.06%,较各项贷款增长高 5.65%,贷款平均年化利率3.86%,较2024年同期下降0.62%。 柯吉欣谈到,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企业对部分领域成本负担主观感受依然较重,有的企业反映 回款周期过长加剧企业资金压力,涉企行政执法仍待进一步规范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并持续推动解决。 《报告》显示,在外部形势复杂严峻和部分行业供求矛盾凸显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对原材料、人工、资 金成本负担主观感受仍较明显,有些领域隐形变异加重企业负担行为犹存,呼吁国家持续加大减负纾困 力度,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行为,帮助经营主体渡过难关。 调查中企业反映,今年以来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