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式

Search documents
尖子生沉迷手机高考575分被赶出家门,父母决绝“治”不好孩子
Qi Lu Wan Bao· 2025-07-10 01:20
现实中,很多家长视电子产品为洪水猛兽,自以为坚壁清野控制手机,就能让孩子专注学业。实际上, 与其苦恼于"玩手机"这个结果,不如从源头上思考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困在手机里的孩子,困境可能 在手机之外。手机成瘾固然可恶,但错误的教育方式、现实生活的压力,才可能是将孩子推向手机的源 头。 不妨试想一下,现如今,有多少家长张口分数、闭口排名,家庭中可能没有真正的生活。常见的口头禅 就是"快点起床""赶紧吃完""作业写完了吗""几点了你还玩手机""手机交出来"……当孩子遇到学业困 难,产生畏难情绪,家庭有没有进行必要的纾解?如果只是一味指责批评孩子不够努力,没有归属感和 认同感的现实生活,自然不如不停刺激多巴胺分泌的手机。 部分亲子关系的工具化,会让孩子被家长视为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而非被尊重的独立个体。一些父母 的控制欲,会让他们的爱扭曲变形,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被剥夺了自主性和情感支持。比如,面对高 考失利的孩子,父母如果没有丝毫安慰,只顾采取绝情极端手段,只关心学业和分数,那再优秀的成绩 可能也无法挽回亲情的破产。 转自:视点 更换门锁密码、切断生活费、多种办法让电费透支停电,这些看上去比较极端的做法,只为把孩子 ...
一位母亲的深夜忏悔,是给很多普通家庭父母的觉醒天雷
洞见· 2025-06-19 12:43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 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 可乐妈 来源: 男孩派 (ID: boy666dj) 教育最忌讳的, 就是只在孩子身上使劲。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周周 朗读音频 昨天,我家餐桌上又爆发了一场"战争"。 吃晚饭时,上初中的儿子无精打采,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话音未落,儿子突然抬头冷笑:"张雨彤她爸是投行总监,能请三个清北家教,我也没拿她爸 跟你比啊。" 老公被儿子的话气得青筋暴起:"我每天陪客户喝到吐是为了谁?你那个兴趣班的学费……" 儿子针锋相对道:"为了你自己,没人求你把我生出来!" 说罢,儿子饭也不吃了,回到卧室,把门摔得震天响,老公则冲我咆哮着"看你把他惯成什么 样了"。 好好一顿饭,最终却闹了个不欢而散,我又心累又崩溃。 我轻声问道:"儿子,怎么了?饭菜不合口味吗?" 儿子轻轻地摇了摇头,依旧沉默不语。 孩子爸爸也察觉到了异样,皱着眉头看向儿子:"这是怎么了?摆这副臭脸给谁看呢?" 儿子撇了撇嘴,带着一丝委屈与不甘:"开学测验的成绩 ...
少年坠亡之前
Hu Xiu· 2025-06-06 16:06
2025年5月19日,朱宏鑫从10楼坠亡,时年9岁。"围棋天才被家暴自杀"的传闻,在网上引发了人们的悲伤、猜疑和愤怒。 从5月23日至30日,我们在泉州和杭州,朱宏鑫曾就读的学校、棋院、居住的小区,见到了与他相处过的老师、围棋教练、同学、家长,以及和他有过短 暂交集的邻居或路人。他们讲述了朱宏鑫的棋童经历,也谈及一个普通小孩的日常。 在泉州,我们找到了父亲朱松林以及多位男方家人。他们从警方得到的消息是,死亡是一场意外。根据多位家人的回忆,我们还原了朱宏鑫人生最后一天 的时间线,也记录下这个单亲家庭的生活细节。 这场坠亡风波之前,这对父子的相处和大多数中国式家庭没有太多区别。朱宏鑫高度倚赖于父亲的照护,也全然承受着父亲选择的教育方式。 少年日常 朱宏鑫在4岁时成为一名棋童;6岁时,父母离婚,他被判给了父亲;7岁,他离开泉州,到衢州葛玉宏围棋道场接受全天训练;4个月之后,他去了杭州棋 院(杭州智力运动学校)继续学棋。按照"冲段少年"的发展路径,离职业棋手一步之遥。 6岁,朱宏鑫入读泉州的一所私立小学。他花了2个小时写下他的第一篇作文,用186个字记录了自己原本想赖床的一天:"我就自己穿衣服,拿了牛奶和面 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