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惠国价格政策

Search documents
特朗普下达60天最后通牒,17家跨国药企面临降价压力|快讯
Hua Xia Shi Bao· 2025-08-01 05:37
特朗普下达60天最后通牒,17家跨国药企面临降价压力|快讯 消息公布后,美股制药板块应声下跌,代表制药业的美国最大游说团体PhRMA高级副总裁亚历克斯·施 赖弗回应称,引入外国价格管制将"损害美国领导力,伤害患者和工人"。该组织认为,政府应管控推高 药价的中间商(如药品福利管理者PBM和保险公司),并要求外国为创新药支付合理费用。 事实上,面对美国患者购药压力和政府持续施压,部分药企已开始调整策略,阿斯利康刚宣布拟下调部 分在美药品价格,并透露政府正在评估其提案,礼来、诺和诺德、辉瑞等公司已开始尝试直销模式。 与此同时,制药行业也在为特朗普政府可能对进口药品加征的关税做准备,显示药品定价问题引发的政 企博弈远未结束。特朗普此次设定60天期限,无疑为这场围绕"全球最贵药价"的拉锯战按下了加速键。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四在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布致17家全球领先制药企业的公开信,要求它们在60 天内提出切实降低美国药品价格的方案,否则将动用"政府一切手段"进行干预。此举引发美股制药板块 普遍下跌。 特朗普在信中设定的最后期限为9月29日,其核心要求包括实现其此前提出的"最惠国价格"政策落地。 这一行动 ...
国泰海通|医药:特朗普药价威胁再起,短期内影响有限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02 14:16
报告导读: 特朗普上台后对美国药价及医药产业多次发出威胁,要求实施最惠国价格、以 医药关税等政策。我们认为,考虑到美国药品短缺、产业外流等,短期内影响有限。 重要背景:美国药价高企 + 产业链外流 。 美国医药支出高位增长,创新药价格上涨成核心驱动力。美国 卫生总费用与人均药品支出均居全球首位, 2022 年人均药品支出达 1564 美元,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 2018 – 2022 年 CAGR 达 6.2% 。我们认为,药价上涨主要由创新药带动,其定价长期高于通胀,而 仿制药则持续降价。复杂的定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创新药高价体系的稳定性。与此同时,美国医药 逆差亦持续扩大, 2024 年进口 2130 亿美元、逆差 1186 亿美元,欧洲尤其是是爱尔兰,因税收优势 成为主要逆差来源与核心制造基地。整体看,美国医药产业仍面临高价支撑与海外产能依赖的双重结构性 矛盾。 政策一:特朗普再提最惠国定价,或面临法律挑战,改革重心仍在 Medicare 体系内。 特朗普政府提出 实施"最惠国价格"政策( MFN ),以发达国家最低价锚定美国药品支付水平,目标直指药价下调 30%-80% 。我们认为,政策如强行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