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条件的爱
icon
Search documents
能接受“有条件的爱”,是心智成熟的标志之一
Hu Xiu· 2025-06-19 14:04
只接受"无条件的爱",可能是创伤的表现 @尹饱饱 心理学上常说的"无条件的爱"其实是指生命最初的阶段。 我们还是小婴儿,完完全全需要依仗另一个人的"爱"才能活下去,那个时候婴儿和养育者之间还称不 上"关系",因为是单向度的,需要养育者完全围绕婴儿的需求打转,成为"容器",提供支持。婴儿也无 法分辨出自我和他人的边界,他们眼中只有自己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就哭闹,需要很多,且无法给 予。这个时候的爱,就是无条件的。 你可能也感觉到了,这种无条件的爱很像一种完全没有边界的融合,所以很快就发生变化了(也不应该 一直持续下去)。但这个阶段依然是重要的,得到过无条件的爱,孩子才能接受一些"恰到好处的挫 折"——养育者也有自己的需求,不会随时随地地满足自己,甚至养育者也会对自己有一些"要求"。这 个时候他们逐渐完成和养育者的"分化",感受到他人的存在。 但如果最初的阶段没有得到满足,在以后的生命里就会一直陷入那种对"无条件的爱"的追求,其实是对 生命最初那种完全融为一体的感觉的渴望——大概率是要一直失望下去的。 前阵子一位朋友聊起来:"长大后,我就一直在关系中渴望无条件的爱,但总是失望,它真的存在吗?" 我想,这也可能是不 ...
亲密关系中,“有条件的爱”就一定不是真爱吗?
Hu Xiu· 2025-05-24 13:18
一、相爱等于"相融"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王婧(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硕士),头图 来自:AI生成 常有人说"有条件的爱就不是真爱",但或许不是这样。 爱的"条件"在关系中,有时候仅仅意味着人际关系的"边界"。两个相爱的人走近彼此时,发生接触的不 仅仅是爱意,也有彼此的成长烙印。这些烙印让每个人发展出独特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这些都没 有什么对错,只是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差异。 并不是如果我不接受你的某个部分,我就不够爱你;而是这些"条件"帮助我明白你的边界,尊重你有自 己的选择。或许我并不赞同,但我也不会因此贬低你,指责你。我能够明白,我们之间的不同是源于差 异,而不是好坏。 跨越彼此的"条件"走向"越来越爱"的,不会是委曲求全、妥协、退让和相互质问到底够不够爱。 在热恋时期,人们常常期待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性体验。期待自己的所有都能够被伴侣接 受、认同;期待彼此的思想和感受可以高度同频。 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将婴儿0-6个月的发展阶段命名为"绝对依赖期",在这个阶段,比较健康的家 庭会给予婴儿绝对的关注,尽可能满足婴儿的所有需求。 对成年人来说,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