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人

Search documents
做“有趣的人”vs“有用的工具”?
Hu Xiu· 2025-08-24 06:3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张琨随笔,作者:张琨,原文标题:《抉择:做"有趣的人"vs"有用的工 具"?》,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我是一个典型的生于七、八十年代的中国人。我们这一代,大多在"有用为要"的教育理念下被塑造出 来。 从小,我们就被反复告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功夫不压身",最好的职业是科学家、医 生这类有一技之长的人。至于文学、历史、艺术,往往被贴上"没用"的标签。"百无一用是书生"、"学 文科养不活自己",这些观念在当时是绝对的主流。我上学时,文学、武侠、漫画属于浪费时间的读 物,需要偷着看,学科标化成绩是优秀的唯一评价标准。 在这种模式的训练下,我凭借着家族智商的天分和自己不懈的努力,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在 职场打拼20多年后,我常常反思,我的生活缺少了某种质感——一种"有趣"的质感。于是,我开始重新 拾起年轻时错过的东西:重新捡起儿时被迫放弃的运动,去博物馆感受文化品味,去阅读那些曾被认为 是"闲书"的文学、历史和哲学。体味这些"无用之用"。 我发现,我个人的经历并非个例,它深刻地烙印着一个时代的共同记忆,这个批次的我们,就像星球大 战里的克隆人兵团。而今天,我想说,是时候反思我 ...